方便受灾群众洗浴的灾区流动洗浴房。 记者 吴传明 摄
垃圾清理完、厕所足够用、居民洗上澡——
垃圾成堆、上厕所难、洗澡不可能……震后芦山县城的这些情况正在改观。4月29日,记者在这座城市的轴心——迎宾大道上看到,街上没有垃圾堆,隔几百米就能看到移动厕所;大道中心的体育馆前,居民有序排队等着洗澡。
地震后的芦山,正在变得干净。
日产370吨垃圾高效收集
4月29日早上9点10分,芦山县体育场安置点,居民杨勇提着垃圾离开帐篷。走不到1分钟,就能看见体育场边2个红色大垃圾箱处于“半满”状态,杨勇把袋子往里一扔。10点钟,白色压缩式垃圾车赶到。司机手法熟练,将垃圾箱往车后一挂,垃圾自动倒入车厢。5分钟后,垃圾车奔着下个点位开去。
芦山县垃圾处理场场长何波远表示,震前芦山每日垃圾量约70吨;28日,这个数字是370吨。垃圾数量猛增5倍,为何收集过程依然高效?“简单说就是‘人海战术’。”芦山县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环境保洁部经理杨剑介绍,截至28日,全县新增铁质、塑料垃圾箱350个,新增垃圾车9辆,分别较震前增加78%、300%。
其次,城里在召回120名环卫工人的同时,还招募了160名临时工和志愿者,在新添的“机械化部队”——8辆翻斗车配合下,逐条街道清扫。“大街上堆垃圾,在芦山已经是过去式了。”杨剑说。
147台移动厕所缓解如厕难
芦山县体育馆附近大街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两三处移动公厕。这些厕所每天有人负责清运和打扫。
芦山县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环境保洁部袁杰透露,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安置点百姓如厕难问题很快凸显。21日当天,43个移动厕所运至芦山,公司数十名员工在主要安置点附近连夜安装完成,但数量严重不足,到处可见厕所门口排队现象。至4月25日,外地支援的移动厕所陆续运达,公司迄今安装了113台移动公厕,情况终于缓解。袁杰说,算上中国红十字会在芦山捐赠安装的移动公厕,芦山城区的21个主要安置点周围,已有147台移动厕所和3台简易旱厕。受灾群众如厕难问题基本解决。
保洁部还每天派出两台抽粪车对厕所进行清理。随着天气转热,他们还将请专人负责管理和打扫。
4000多人洗了个痛快澡
天气渐热,住在帐篷里的群众想要洗澡怎么办?成都军区提供的移动淋浴车帮了大忙。
芦山体育中心安置点党委书记武静透露,该安置点大约安置了4000多受灾群众。4月21日起,成都军区应急保障旅等相关救援单位就在这里搭起了“公用澡堂”——三台野战淋浴车。
野战淋浴车的最大优势,就是在断电条件下也可以使用。每台车有8个淋浴头,可以同时满足十到二十人洗澡。震后前几日,洗澡水还得从体育馆的游泳池抽取后净化。现场官兵还一度担心泳池水抽完后供水难以为继。但现在应急供水问题已经解决,几个“澡堂子”每天早上8点半开门后,全天可以满足两千人次左右洗澡。
记者看到,从“澡堂”出来的百姓个个满面红光。一位姓王的女士透露,淋浴车一来,她已痛痛快快洗过两次澡。
芦山县副县长高体强透露,目前芦山还只有体育中心安置点设置了淋浴车,如果再多几台淋浴车开进灾区,就能解决更多人的洗澡问题。□记者 熊筱伟 吴晓铃 发自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