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原因
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蓄水不足
范围
15个市州的73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已达608.9万人
灾情
农作物受灾面积39.5万公顷,成灾24.2万公顷,绝收4万公顷
去冬以来,四川省出现了近20年来范围最广的冬干,今春以来干旱持续,不断蔓延。省民政厅截至3月18日的统计显示,受灾人口已达608.9万人,因灾饮水困难115.4万人。
记者昨日从省抗旱办获悉,去冬以来,除盆地东北部外,四川省大部降水偏少,发生较为严重的冬干、春旱,冬春连旱已成定局,一些地区极有可能演变为春夏连旱。四川将密切关注旱情发展,适时启动抗旱预案,按照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进一步落实各项抗旱措施。
三原因致冬春连旱
省抗旱办截至1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共有攀枝花市大部、凉山州南部及绵阳、眉山、乐山、自贡、内江、泸州、广安、南充、巴中、雅安等12市州126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特旱县69个。
据省民政厅截至18日的统计,全省有攀枝花、自贡、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南充、宜宾、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甘孜和凉山等15个市(州)的73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9.5万公顷,成灾24.2万公顷,绝收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4亿元。
记者获悉,四川省防指18日召开的旱情趋势会商会认为,造成当前旱情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降水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去年11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偏少52%,为历史同期第一少位,出现近20年分布范围最广的冬干。今年开春以来干旱持续,冬春连旱已成定局。二是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近期全省大部土壤相对湿度处于60%以下的干旱状态,特别是攀西地区持续四年大旱后,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三是攀西地区工程蓄水不足。
将适时启动抗旱预案
2月下旬以来,四川省已先后派出14个省级工作组深入重旱区部署各项措施;目前,全省通过一批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小型抗旱工程建设、抗旱节保水的农技措施和人工增雨等举措,抗旱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攀西地区保栽用水形势不容乐观。四川将密切关注旱情发展,适时启动抗旱预案。
记者 祝楚华 余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