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三地原油变化率或将在本月13日达到4%,多家成品油监测机构称,连续多日的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或将再次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然而,分析师预计,由于正好处于春节等因素,2013年的首次调价或将出现延迟。与此同时,雾霾天气发酵出的中石化“油品门”,让消费者开始担心在国际原油价格涨价压力下,全面升级油品带来的成本上升,会否转嫁给消费者,并引发新一轮油价上涨。
国三油品含硫量是欧15倍
2013年首月,全国数十个城市饱受雾霾之痛,人们对清洁空气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业内普遍认为,造成雾霾的根本原因还是污染排放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尤被诟病。数据显示,在北京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中,汽车尾气约占两成。
“长期以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滞后,油品中的硫含量偏高,从而加重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程度,成为雾霾天气出现的推手之一。”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能说。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佐证了上述观点,但他同时归谬于国家标准不够。“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但这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我国标准不够。”傅成玉表示。
按傅成玉的说法,目前,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欧五即京五标准,全国普遍为150ppm的欧三标准。这意味着中国当前的汽油硫含量是欧洲15倍之多。
国四油品明年起供
实际上,我国早在2011年年中就实施了汽油国四标准,由于符合标准的油品供应不足,至今国四标准汽油仍未得到全面置换,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减排效果,令机动车尾气排放得不到相应减少。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分析,进程不及预期,主要还是成本。他说,炼油企业要讲效益,提高油品质量增加投资,目前炼油本身就亏损,企业怎么会有动力去升级?
宽松的标准劣质的石油
国四标准为何迟迟难产?
王能则称,油品升级势在必行。此外,按国家汽柴油质量升级要求,中国自2013年起全国车用汽油需置换至国四标准,过渡期至2013年12月31日。
面对舆论压力,中石化高调表态:今年年底前有12家下属企业提高脱硫的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明年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油品。就炼油能力而言,中石化的市场份额大致占中国的50%,加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后,两大油的比重大致占到全国的八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石油)约占一成。因此中石化提出的时间表,可以视为炼油行业老大做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