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
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获悉,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意味着相关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多管理责任。
这次试点,对布局低空经济的企业来说有何机遇?对成都产业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空域是影响低空飞行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成都获批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获得了600米以下空域授权,对成都而言意义重大。”18日下午,成都产业集团下属科服集团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冷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分析道,对政府而言,有利于推动快递物流、载人运输等下游行业应用爆发,进一步吸引全球全国优质企业来蓉发展,并带动整机集成和关键零部件领域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将真正进入加速期。对企业而言,该试点的推进将催生和释放一系列城市机会,有利于企业加快推进市场化商业验证,不断补足产品短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加快向行业龙头迈进。对民众而言,该试点的推进将有利于我市加快构建航线网络体系,加快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民众最快明年就可能体验到低空飞行。
成都获批试点,接下来该怎么干?
冷强军建议,成都应在以下三方面加快着力:一是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前瞻布局,除了让低空飞行器能够飞,还需要通过空管系统的建设让飞行器安全地飞;二是需要加快开展低空飞行宣传,消除民众对飞行安全的恐惧;三是积极支持链主企业,着力打造低空爆点产品,加快实现“成都造,全球卖”。
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