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四川两个条例表决通过

四川两个条例表决通过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成都日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24-05-30 09:49:54
原标题:四川两个条例表决通过

  《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

  促进老字号、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

   重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技术、引领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

   依法保护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使用等活动中形成的知识产权,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5月29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

  条例对知识产权的促进与运用、行政与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管理与服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激发全省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条例注重鼓励探索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在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活力和实施效益、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条例明确,应当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重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技术、引领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

  在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上,条例提出,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活力和实施效益。探索创新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与职务科技成果的完成人就知识产权归属、转移转化和收益等进行约定。

  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建立与数据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法保护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使用等活动中形成的知识产权,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

  条例突出四川特色,加强特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明确应当促进老字号、文化旅游、川产道地药材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中医药强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条例明确,应当促进老字号、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知识产权运用,引导和支持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传承、传播和创新发展。促进文化旅游知识产权运用,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利用、艺术创作展演、文化创意、文化和旅游服务等领域引导相关单位或者个人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登记著作权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助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促进川产道地药材、中药品种、经典名方、中药秘方、工艺制法、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知识产权运用,为中医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地理标志申请、商业秘密保护等提供指导、咨询和信息服务。

  条例注重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行业协会等知识产权服务主体,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条例提出, 知识产权代理、法律、运营、评估、信息、咨询等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应当依法参与知识产权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风险投资、证券化、信托等金融服务。

  条例明确,省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发布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向社会公开本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设立专利实施与产业化奖,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利项目给予奖励。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四川省精神卫生条例》

  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内活动

   组织建立全省统一的二十四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向社会公布心理援助热线号码,为公众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

  5月29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精神卫生条例》。

  条例在细化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职责、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预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予以明确。

  条例极其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条例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家庭教育。同时明确,学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内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监测、预警和干预工作机制,遵循自愿原则开展心理问题早期筛查,及时疏导学生不良情绪,预防和减少心理及行为问题。

  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志愿者与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关心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及时为遭受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侵犯等的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干预。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清理、查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条例提出,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网络,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设立精神(心理)门诊,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康复医院设立精神(心理)门诊。

  省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建立全省统一的二十四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向社会公布心理援助热线号码,为公众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培育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鼓励志愿者参与心理援助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将心理健康评估纳入健康体检项目。

  在其他社会力量方面,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多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规范举办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多元化康复服务。

  条例提出,将精神障碍患者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合理确定支付标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所在单位应当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支持和帮助,可以通过实行弹性工时制度等方式,为监护人看护、照料患者提供便利。(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