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有50.8万人,同比增加3万余人,总数再创新高。我省相关部门和各高校用好就业政策、优化就业服务、推进就业育人,千方百计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截至6月14日,全省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多措并举 拓宽就业渠道
截至5月底,全省高校已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500余场次;川渝联合开展招聘会数十场,争取教育部支持开设网络专场招聘
西南石油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计8785人,截至6月11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敏介绍,该校通过打造智慧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供需双方有效对接,通过就业宣讲、双选、签约服务一网通办等系列举措,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截至5月底,全省高校已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500余场次,累计提供岗位129万余个。
“我通过学院专场招聘会和老师推荐,签约了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现已在公司项目实习。”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监理专业学生刘顺春季就落实了工作。截至目前,建院2021届毕业生中,五成在以央企为主的国企就业。建院抓住央企春招契机,先后组织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中建电力、中水五局等国企专场招聘会60余场,为2021届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000余个。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2017级工程管理的学生宋婷,通过学校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成功签约成都建工装饰装修有限公司。在西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胡雪峰看来,开展校企共建交流活动是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的重要抓手,“学校已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29家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
聚焦新机促就业为今年我省毕业生就业的一大亮点。去年,四川、重庆两地教育部门和高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签署协同发展协议、成立就业创业联盟、组建“双百”导师团。今年,两地已联合开展成渝“双城青才计划”“千校万岗”等各类招聘会数十场;争取教育部支持为成渝两地毕业生开设网络专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5万余个。
精准帮扶 兜住就业底线
建立帮扶台账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对所有重点群体毕业生做到帮扶“百分百”,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努力做到就业“百分百”
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21届毕业生小秋(化名)是建档立卡贫困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关心、鼓励,以及各级奖学金、学院“爱心基金”的资助下,小秋顺利完成了学业,大四求职期间获得了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等帮扶经费,成功签约一家知名旅行社。
我省高度重视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建立帮扶台账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对所有重点群体毕业生做到帮扶“百分百”,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努力做到就业“百分百”。从2020年起,按600元/人的标准,每年向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发放就业帮扶补贴。截至6月7日,四川重点群体总体就业率已超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责任督落实。我省制定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条措施的责任清单,推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教育、发改、人社等15个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就业工作。“我省专门成立了核查小组,从6月中旬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工作情况进行全覆盖核查,杜绝就业率‘注水’。”省教育厅学生处负责人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评估、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试行“三挂钩、一约谈”,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与招生计划挂钩、与绩效考核挂钩、与经费拨款挂钩,对就业工作不力、就业进展滞后的院校实行约谈。
靠前引导 确定就业目标
把立德树人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高校促就业不能只盯着就业率这个数字。”四川省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张森林是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021届学生,受到学校就业大讲堂“家国情怀”系列讲座的影响,他笃定了投身基层、报效祖国的决心。张森林最终选择签约中核集团四○四公司,远赴甘肃嘉峪关,投身国家核工业事业。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存在一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各高校普遍设立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并融入育人体系。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到了奥运会现场,会如何准备器材,如何选择报道题材?”5月26日,西南民族大学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马航参加了学校第十届模拟应聘大赛的决赛,面试的职位是体育新闻从业者。10年来,模拟应聘大赛这项活动已经让民大数万名毕业生受益。
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做好就业准备,西南民大分层分类开展就业指导帮扶工作,比如大一学生侧重唤醒职业意识,大三则侧重提升应试技巧;西华大学建立以优秀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大学生生涯与就业个体咨询队伍,每周开展就业个体咨询服务工作,引导学生就业合理定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江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