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相较2021年1月发布的四川2020年经济形势数据,此次公报增加了教育与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以及国内旅游等领域的统计数据。公报显示,2020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26532.9亿元,较上年增长2.9%。
民营经济偏向第一、第二产业
外商直接投资居中西部第一位
2020年末四川民营经济主体达到681.5万户,比上年增长14.2%,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5%,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162.0万户,增长18.0%。四川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1:43.3:50.6调整为7.1:49.2:43.7,2020年四川民营经济的选择更偏向第一、第二产业。
此前,在解读2020年四川经济形势时,四川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建中曾提到,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6.3%,是拉动全省经济恢复回升的主要力量。“特别是连续3个月工业月度增速都超过7%,基本上恢复到了常态化的增长水平”。
对外经济方面,2020年四川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842家,较上年增长24.6%,累计设立13826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6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9.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5亿美元,增长2.9%,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位。
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168.0亿美元,增长18.7%。其中,出口额672.5亿美元,增长18.9%;进口额495.5亿美元,增长18.4%。
旅游总收入较2019年下降38.1%
消费品市场降幅收窄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791.9亿元,比上年下降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32.9亿元,下降2.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8342.4亿元,下降1.5%;餐饮收入2482.5亿元,下降9.0%。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226.5亿元,增长16.9%。
2020年四川实现旅游总收入7173.3亿元,比上年下降38.1%。接待国内游客4.5亿人次,下降39.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70.1亿元,下降37.4%。接待入境游客24.6万人次,下降94.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79.1万美元,下降97.7%。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人数为8.9万人次,下降95.2%。
如何解读消费品市场降幅收窄?熊建中表示,2020年疫情冲击对消费的影响造成消费品市场全年呈现下降态势,但四季度市场规模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特别是住宿和餐饮业受影响较大,全年增加值下降9.7%,这是消费下降的原因。收窄的原因是统筹疫情防控政策的推进,3月份以后四川疫情基本得到较好控制,消费市场进入了一个常态的水平。到四季度,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了1%。”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8154家
“十三五”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25%
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四川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1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0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6个(其中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153个;国家级星创天地9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4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0456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248.8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148项。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线上消费逆势增长,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熊建中分析,下一步还会加快发展。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成都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实现“一升两降”:人均期望寿命升高到81.52岁;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55/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2.27%,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四川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到82793个,其中医院2435个(民营医院17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949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由2016年的51.9万张增加到65.0万张,增长约25%。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