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红松介绍,为了使评价更加公平、更加科学、贴近实际,本次评价工作在指标选择上采取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即在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兼顾地方发展阶段特征和产业特色。为此,将评价指标分为全省统一指标和地方特色指标两大部分。
全省统一指标共有5项,包括亩均营业收入、亩均税收、人均营业收入、单位能耗营业收入、R&D投入强度,对企业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时,亩均营收、亩均税收、人均营收三项指标的权重均为20%,而单位能耗产出、R&D投入强度两项指标的权重均为5%,5项指标的累计权重为70%。地方特色指标共有1-3项,由市州因地制宜拟定,累计权重为30%。
参与此次评价的规上工业企业共有7546户,涉及全省20个市州、137个产业园区(甘孜州当地没有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参评规上工业企业的亩均营业收入为427.4万元,亩均税收为14.3万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44.4万元,单位能耗产出营业收入为4.9万元,R&D投入强度为1.5%。
参与此次评价的“5+1”产业领域企业共有 5896 户,“单位产出效益”表现较为突出。其中,亩均营收为486万元、亩均税收为14.8万元、单位能耗产出为6.6万元、R&D 投入强度为1.8%,分别比所有参评企业的平均水平高出 13.7%、3.5%、34.7%和 20%。从产业领域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的亩均营收(1483.3万元/亩)、单位能耗产出(32.5万元/吨标煤)和R&D 投入强度(2.4%)在5大产业中最高;亩均税收最高为食品饮料产业,为23.7万元/亩;人均营收最高为先进材料产业,为163.8万元/人。
根据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工作部署,由各市州按照A类企业不超过30%的标准,依据本地参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的高低,将参评规上企业分为A、B、C三类。其中,新进规上企业、新设立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期内企业在三年内只参加评价但不参与评级分档,同时对A类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一票否决。本次各市州共评出A类企业2131户,占参评企业的29.1%。这些企业就是产业园区参评企业中的优质企业。
从市州来看,A类企业的市州分布情况与各市州参评企业数量直接相关,有8个市州A类企业数量超过100户,其中,成都市最多、有583户,其余依次为德阳、181户;绵阳、169户,眉山、146户,南充、143户,泸州、117户,遂宁、117户,广安、106户。
从产业领域来看,A类企业中属于“5+1”产业领域的企业1669户,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企业181户,装备制造产业领域企业277户,食品饮料产业领域企业457户,先进材料产业领域企业216户,能源化工产业领域企业538户。
“本次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是“亩均论英雄”评价工作的一次具体实践,第一次全面展示全省产业园区规上企业效益情况,为探索完善以“单位产出效益”评价为引导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提供了坚实的依据。”顾红松表示,下一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扩大评价范围,提高评价工作的时效性,加大对 A类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加充分的发挥好这项工作的引导示范作用,力争通过差异化的资源要素配置引导推动制造业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附:四川省“亩均论英雄”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2020年)A类企业名单
https://jxt.sc.gov.cn/scjxt/wjfb/2021/3/8/a136be4810cc40c6bc25850bc43f50f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