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成都系列措施惠企、利企、便企 为民营经济...

成都系列措施惠企、利企、便企 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引入“源头活水”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8-11-28 10:35:55
专家名片

盘和林

国内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著名财经评论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新浪意见领袖专栏、《国际金融报》等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

出版过《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他以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视角关注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章曾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力。其去杠杆与稳增长并非经济的“矛”与“盾”的观点入选《人民论坛》杂志2017年理论界最具价值的70个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是制度供给。成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主要是有一系列惠企、利企、便企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作为支撑。

民营经济是一个个民营企业的集合,无论是大中型民营企业还是小微民营企业,我们都要在“惠企、利企、便企”等利于民营经济生存发展壮大的各个环节上,下一番“绣花”功夫,这才是民营企业的真正“源头活水”,自然便有成都民营经济的“清如许”。

●盘和林(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11月24日,成都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民营企业家、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肯定了成都民营经济过去的发展、分析了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形势,表示在未来要为民营企业实现更大更好发展创造优越的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成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1978-2017年,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24亿元增加到6746.4亿元,贡献了全市48.6%的GDP、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不仅如此,全市98%的新增市场主体、70%的科技创新来自民营经济。

这些数据都彰显了成都民营经济内含的巨大能量。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的成都民营经济能有“清如许”,当然是成都市不断地引入“源头活水”的原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是制度供给。因此,笔者认为,成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主要是有一系列惠企、利企、便企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作为支撑。

“惠企”方面主要是体现政策上真金白银的支持。民营企业之所以难办,融资难题和税赋压力是很重要的原因,在现阶段已经明确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就需要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优惠的税收政策、高效的融资渠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如此,才能令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基于大量调研,成都准备从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加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其中包括设立民营小微企业“应急周转基金”、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新经济发展基金等百亿基金。这是值得成都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期待的。

“利企”主要是体现在营商等外部环境的优化。范锐平强调,要营造新环境,努力建设优商重商亲商的标杆城市。“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一个最新的现代经济学理念,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营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要素,并且相当稀缺、不可替代。因为“营商环境”是一系列社会制度构成的,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几乎全部涉及到制度性交易成本,社会、法律、政治等要素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并不难理解。

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已经是成都市的“头号工程”。成都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具有成都特色的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相信随着这项“头号工程”的实施,必将激发成都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经济主体的蓬勃发展。

“便企”应有之义就是简化、减少甚至消除设置在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有障碍。也许这些事情相比起政策的支持和环境的改变称不上是一件大事,但若是也能借着此次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东风而作出改变,民营企业就能因此拥有更高的效率,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成都试点推行新设商事主体“容缺登记”,建设项目“容缺补齐”制度,全面推进“仅跑一次”改革,公布企业“零跑路”和“仅跑一次”的事项和办理指南,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争取让企业“一次都不跑”,这些“便企”的举措必将使得成都的民营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民营企业好则成都好。窃以为,民营经济是一个个民营企业的集合,无论是大中型民营企业还是小微民营企业,我们都要在“惠企、利企、便企”等利于民营经济生存发展壮大的各个环节上,下一番“绣花”功夫,这才是民营企业的真正“源头活水”,自然便有成都民营经济的“清如许”。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