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改革顶层设计的全面承接、及时落地,西南大省四川是怎么做到的?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熊湘怡 云贺
一项改革方案从出台部署到推动落实,从试点实践再到全面推广,到底有多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后,为保证改革真正落地,如何构造一套高效的改革工作组织体系与制度保障机制,成为了各地方、各部门抓改革工作的重点。
对此,四川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到国资国企改革、生态文明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驱动的四川社会经济正在稳扎稳打中步步走高,改革果实遍布川蜀大地。
全方位激活改革基因
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是成都近郊有名的生态村、旅游村、富裕村。村里花木荟萃、水系丰富、洋房林立,让前来休闲的众多成都市民“很羡慕”。村主任宋香蓉对此颇为自豪,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是田园胜公园,一年旅游收入都上千万”。
幸福村是四川省农村改革的典型受益者。该村原本是纯农业区域,村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花木培育和交易,后来市场不景气,村民增收也遇到了瓶颈,不少村民开始筹划着外出打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了幸福村再次富起来的机遇。2014年,四川落实中央要求,结合自身省情,提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农村改革主攻方向。
处于温江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成青旅游黄金走廊的幸福村,以土地确权作为突破口,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的登记颁证工作,确立了明晰的农村产权关系;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整理了建设用地313亩,统规统建现代农民集中居住区125亩,节约集体建设用地188亩,其中92.5亩用于指标收储,95.6亩通过挂牌交易,就地发展产业;引进了15家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地1500余亩,发展都市现代观光农业,基本实现产村相融的就地城镇化。
农村改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而四川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不少重大改革举措都走在全国前列。四川省农委改革处处长李林说,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从四川农业大省的实际出发,在农村改革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产权制度改革突破多重障碍,农村土地经营权全面放活,新型经营主体飞跃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体制基本形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四川特色的新路子。
不仅是农村改革。如今的四川,充分激活了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基因”,在深化改革事业上迸发出了巨大的热情,实现了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支撑:
在红色革命老区广安,统筹城乡改革、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在当地得以创新实践:2016年该市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1000亿元;
在少数民族地区甘孜州,“一窗受理、三证统发”商事制度改革催发市场活力:一年新增市场主体7130户,新增就业2万人;
在攀枝花市,行政审批权下放让力宏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震在当地就能办到建筑施工证,从交资料到拿证,不到10个工作日;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四川省财政厅在全国首创“四项基金”制度,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均建立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金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11501个贫困村建立了产业扶持基金,第一次把“财权”下沉到村一级,截至今年8月,四项基金累积规模达到105亿元,惠及省内全部贫困县、贫困村。四川省财政厅总会计师黎家远告诉记者,这四项扶贫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除了财政安排垫底资金外,还积极引导对口支援、社会捐赠等资金汇入“基金池”,“既改进了脱贫攻坚的帮扶方式,也提高了捐赠资金的精确度。”
2016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超3.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四川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近19万户,同比增长33.34%,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440万户;科技创新成果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四川全省年新申请专利逾14万件,居全国第7位;伴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过去三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上一个千元台阶。
从微观到宏观、从案例到数据、从个人到集体、从高楼大厦到乡间地头,这一切都见证了、也度量着四川深改的含金量。
看齐:主要负责同志扑下身子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四川——也几乎是全国各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但是,时间再紧,改革的步伐不能慢、节奏不能乱;任务再重,改革的目标不能丢、效果没折扣。
四川保持改革定力,坚持一手抓改革方案制定、一手抓改革部署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全面深改近四年来,四川省累计制定专项改革方案超过330个,对于中央专项改革方案实现了全部对接,今年底将完成中央部署的与四川有关的256项改革的80%以上,各项改革落实硬指标均走在全国前列,真正做到“总书记有部署要求,四川就有实际行动。”
不能让改革任务流于“文件传达”、不满足于只摘改革树上“低垂的果子”、不可让部门懒政推诿之风阻碍改革进程……重重压力之下,四川坚决贯彻中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的要求,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建立起“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省领导直接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的制度,以实际行动昭示着这样一个根本秘诀:只要有决心,没有“改不了”。
在四川盆地中部腹心的遂宁市,“工业用地弹性供应改革”从去年底确定试点,到今年5月在全省推广,前后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现在,全市已为7家企业提供弹性供地近200亩,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约上千万元。
据悉,在试点之前,工业用地出让制度已经推行多年,但由于涉及利益方众多、阻碍巨大,主管部门也往往是有心无力,导致一项好制度空悬,迟迟推不下去。在被问及“此次试点改革为何能这么快落地见效”时,遂宁市国土局局长向莉直言:“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主导,没有主要领导亲自抓,都改不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四川共有51个专项改革方案列入2017年“省领导直接抓落实任务清单”。其中,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尹力分别负责5个,省委深改组其他成员分别负责3个。
亮决心,主要领导亲自抓、做表率;抓落实,执行中央改革要求,层层传导、态度坚决。一个个改革成功案例背后,是四川向中央看齐,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披挂上阵、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坚定决心。
由此,基层部门也等于是拿到了一把无往不利的“尚方宝剑”,保证这把利剑所到之处,既要“改得了”“改得快”,更要“改得好”“改到位”。
立台账,建清单:改革有了紧箍咒
在成都市商业后街,四川省委第二办公区10层,记者走进了省委改革办第二会议室。这里也被称为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作战室”。
走进这间“作战室”,墙上一面硕大的显示屏尤为引人注意。时任四川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曾卿指着显示有“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的大屏幕介绍说,这就是信息化平台的运行中心,也是向四川全省发出落实重大改革方案指令的信息化中枢。
信息化平台包括中央改革方案对接平台、改革进度监控平台等8个子平台。在“中央改革方案对接平台”板块,记者看到中央方案名称、中央上会次数、是否需要四川对接、四川对接责任人等各项均有明确标注。
据悉,信息化平台通过党政内网连接9个专项小组、所有省直部门和21个市州,保证中央政令一出,即可到达四川党政机关的每个节点。信息化平台的设立,实现了全省“一张网一盘棋”,使专项小组省直部门始终在统一的工作体系下运转:哪个部门、市州不改革、懒改革、假改革,大家相互在平台上都看得见,等于是给各部门戴上了“电子紧箍”。
在眉山市,33岁的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曾建军对记者回忆说:“曾经有一次,省委的一个专项改革方案早就到了市里某部门,而市委改革办这边却没收到文件,也不知情。等到省委改革办通知说要来督察时,同事们都傻眼了!后来从源头查,才从某部门找到文件。”就这样,一个改革方案在承接“途中”被搁置了半年多的时间。
“这样的事,之后从未发生过,今后也不可能再发生了!”曾建军说,“现在只要一打开电脑,就能知道需要市里对接落实的所有改革方案和事项,各市州的改革进度、上报的成果经验等情况也都一目了然。”
信息化平台的创建,是四川省以问题为导向,抓改革落实工作的一次大胆变革和创新,也是四川以“清单制+责任制”为中心,创新深化改革工作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31次会议上提出“要建立抓落实的台账”。四川省委深改组立即行动,编制实施了全国首个年度《改革落实台账》,做到一个方案建立一本台账,每本台账都有“硬任务、硬指标、硬考核”。
翻看这本《改革落实台账》,记者看到,该台账不仅明确写明了今年全省要完成的“四个100”改革任务,“四个100”还被进一步细分为“四张清单”:包括省领导直接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清单、专项改革方案完成销账清单、重大改革试点落实清单和省委重大改革任务清单。
“四个100”加上“四张清单”,就是从不同的关键层面全面梳理任务,加起来就是全年改革的硬指标。曾卿说:“每个部门、个人只要按照设定的流程、步骤、时间往前走,就不会落在改革后面,也不会走到旁边,中央的各项改革部署就不可能会落空。”
精准督察“警报灯”
“19项具体改革事项推进如何?我们来查账。”今年6月的一个上午,一场长达3小时的“查账式”督察正在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展开。
当天的督察内容是《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落实情况。据记者统计,在3小时的督察中,督察组共提出20个问题,包括:“改革有哪些亮点?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好处的工作有哪些?”“改革事项推进的难点在哪里?”“下一步如何推进问题解决,能不能按计划在2020年底按时完成改革任务?”“相关改革能不能总结出一些可供推广的制度成果?”……
面对刨根问底的督察组提问,来自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改革方案相关责任单位的17人轮流回答。
对于这样的“查账式督察”,四川落实专项改革任务的各级部门早已不陌生。从2015年起,四川就建立起“清单式”精准督察制度,作为抓改革落实的重要抓手。
每个专项改革方案都会有一个“落实情况档案”,通过“年中集中督察”“常态化月月督察”和“年底全覆盖绩效目标考核”三项制度性安排,以“已完成”“已启动未完成”“未启动”为评判标准。对于已完成的改革事项,要亮证据、拿数据;对于未完成的,则要给理由、拿说法。
“督察后我们要形成落实进展情况督察报告,上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相关部门的改革成绩与绩效考核分直接挂钩。”四川省委改革办副主任王整说。
与此同时,让整个改革“触网”,让督察的“警报灯”常亮常鞭策,也成为四川改革顺利推进的技术和制度保障。
“请及时做好对接落实工作。请及时回复办理情况。”在四川改革的“作战室”内,工作人员点击鼠标,督办通知立即生成,大屏幕上显示信息成功发送。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百公里外的川东北某市市委改革办工作人员听到手机发出“叮……”的一声提示信息。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登录信息化平台,随即接收到了刚刚从省委改革办新鲜出炉的、带有红头和文号的电子“督办通知”。
四川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任何部门在对接、执行、督察环节,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或者没有按质量要求完成,平台上都会亮起“警报灯”。平台还可以一键发送电子督办通知,该通知与通过传真等传统方式下发的通知具有同等效力。
晨钟暮鼓无时休,改革的鼓点也无时休。正是有了这样精密调度、精确推进、精准督察、精细管理的制度化安排,才使得四川各级部门在改革的征途路上,时时保持警醒,一刻不敢松懈。
(原载10月13日《财经国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