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成都公积金新政今起实施 两口子买房最高可...

成都公积金新政今起实施 两口子买房最高可贷70万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华西都市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06-06 09:50:48

制图 杨仕成

  6月6日起,同时缴纳公积金的两口子买同时缴纳公积金的两口子买房房最高可以贷70万元公积金贷款啦万元公积金贷款啦!

  6月6日起,成都市公积金多项新政正式落地,涉及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资金与缴存余额挂钩倍数等多项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包括现行个人公积金贷款最长年限由20年提高至30年、符合条件的购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能申请到70万元等。

  我关注

  市民宁先生:我单位给买了公积金,我很关心这方面的问题。听说成都市公积金实施新政策后,买了公积金的双职工家庭最高可以申请到70万元公积金贷款,是真的吗?

  双职工买房

  贷款额度加10万 贷款年限延长至30年

  今年5月18日,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文件,对成都市公积金政策进行了多项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公积金贷款金额的差异化调整。新政将无差别的最高贷款额度60万元,调整为差别化贷款,即两人及以上的职工家庭单笔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单职工家庭单笔最高额度为40万元。

  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两口子都在缴纳公积金的将比“单身狗”享受多30万元的贷款额度。对于这项调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考虑到公积金缴存义务和贷款权利对等的原则。因为双职工以上家庭多人履行缴存义务,单职工家庭只有1人履行缴存义务,给予同样的贷款权利是在用双职工的权利来补贴单职工,无法体现公平性原则。

  市民或许会发愁,贷款额度调高了,每个月的月供岂不是要大大增加?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本次新政在提高额度的同时还延长了贷款期限,将现行个人贷款最长年限由20年提高至30年,原则上不超过其法定退休年龄。

  在等额本息还款法下,以调整后的最高贷款额度70万元测算,贷款20年,购房者每月将还款3970.37元。而贷款年限提高至30年后,购房者每月只需还款3046.44元,将减少支出923.93元,一年下来,少还11087.16元。调整之后,其实购房者月供负担是大幅减轻的。

  “保底贷”取消

  贷款挂钩倍数 从30倍调整为20倍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同时还取消了去年以来实施的“保底贷”政策。所谓“保底贷”,是指之前成都出台的“缴存余额在1万元以下的借款申请人,不受余额挂钩倍数限制,均可贷30万元”政策。

  同时,新政还降低了贷款资金与缴存余额的挂钩倍数,由此前的30倍调整为20倍。也就是说,你的公积金账户的余额乘以20倍,就是你可以贷款的额度。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虽然这项政策看似对部分人不利,但实则是公积金制度效率、公平、保障原则的回归。因为之前的30倍挂钩和保底贷,没有考虑到缴存义务的充分履行,却放大了权利享受,甚至导致出现“为贷而缴,贷完停缴”的现象。并且,因为过于放大的权利,致使资金需求激增,公积金流动性持续紧张,“轮候”、“摇号”甚至“断贷”可能加大。

  而新政的调整则可以实现公积金惠及职工扩面。以2015年成都公积金发放贷款数据统计分析,按照公积金贷款人均40万元计算,取消保底贷,可较之前政策多惠及约9375户缴存职工,使更多的刚需职工享受到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保护更多自住家庭的利益。同时,新政的调整是在公平原则下的“有放有收”,因此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明确表示,不会通过停贷等手段收紧公积金贷款。

  租房户提取

  凭身份证办理 提取额度调整

  新政不光对购房者的提取政策进行了调整,对租房者的公积金提取办法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主要是细化了申请条件,即职工及其配偶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无自有住房,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商品住房的都可申请提取。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在办理租房提取公积金时候,很多租房者都要准备多份办理材料,特别是租房备案凭证或公共住房承租协议,一来一去往往要耗掉不少时间。而从今天起,办理租房提取公积金时的办理材料将大大简化。根据新政,职工凭身份证办理租房提取业务,不再提交租房备案凭证或公共住房承租协议,成都公积金中心与市房管局联网查询结果确认职工租房及房屋产权情况。

  不过,在成都二三圈层租房的市民可要注意了,今天起租房的提取金额也将同步调整。新政要求,提取金额不得超过年缴存余额的50%;同时分区域设定提取限额,5城区和高新区每年提取不超过1.5万元,二圈层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新津县不超过1.2万元,三圈层不超过0.96万元。(记者 赵雅儒)

 

相关热词搜索: 两口子成都新政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