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成都12月25日讯 中国经济网从成都高新区获悉,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日发布了2014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成都天府软件园跃然上榜。至此,天府软件园已囊括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工信部认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团中央认定的“中国大学生创业园(成都)”这4块“国家级金牌”。天府软件园也成为四川省内唯一获得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团中央都认定的创业孵化园区。
耗时5年锻造金牌产业基地
自2009年获得“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后,天府软件园就一直按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标准进行升级和扩容,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和服务。成立于2007年的天府软件园专业孵化平台创业场,目前面积已达3万余平,在孵企业近150家,已成功孵化创业团队400余个,其中不乏尼毕鲁、品果科技、鲁大师等20多家互联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此次取得国家级的称号可谓水到渠成。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对国家级孵化器的认定条件有着严格要求,包括孵化器专业培训人员比例要达到30%以上,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20000平方米以上(专业孵化器达10000平方米以上)。除了“硬件”要求外,还对孵化企业的“成色”进行了要求,包括累计毕业企业达到25家以上,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需有30%以上已申请专利,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应占企业总人数的70%以上。此外,《管理办法》还提出了孵化器的运营时间要达到3年以上,至少连续两年上报相关统计数据,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等多达12项要求,只有达到了所有这些要求,才拿到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入场券。
如虎添翼升级持续创新能力
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即是对天府软件园以往创业孵化工作的肯定,更使园区今后的创新创业服务如虎添翼。通过此次认定,天府软件园将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完善,在过去良好运作的基础上,使资源整合能力和孵化能力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此外,国家级孵化器的认定还有望带来政策上的倾斜。根据《管理办法》对于孵化器的管理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国家高新区及其相关部门,应在孵化器的发展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同时,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对高新区乃至成都市也具有重要意义。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之一,2014年围绕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着力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链条。今年12月10日,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探索股权转让、交易、众筹、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的企业孵化大市场,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将成为培育城市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于成都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意义重大。
有效互动产业集群VS创新因子
天府软件园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组织者和创新高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建立多层次的主动式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孵化工位-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多层次梯级孵化体系和规范的企业服务。致力于搭建创业者、从业者、天使投资人、国内外投资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的交流、服务和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全方位资源对接,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服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除了满足科技部对于孵化器‘规定动作’的要求外,我们在创业孵化方面还有许多独到之处。”天府软件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公益性。这里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及后续加速免费公共会议室、培训室。每年为在孵企业免费举办行业活动、创业培训、讲座20余场,参与人员超6000人次。二是专业性。除常规的创业辅导及培训服务外,也可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专题调研等全方位人才服务。其下设天府天使投资人俱乐部,每年为创业场团队引导投资逾2000万美元,同时每年协助创业场团队成功取得创新基金数百万元。以市场价1/3的价格,为在孵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支撑、服务器托管及租赁服务、专业IT服务等专业服务。同时,这里也不定期举办各种行业交流活动,有氛围有导师,手把手辅助企业发展。三是良好的产业生态链。天府软件园入园企业500余家,外资企业占比40%,33家全球世界500强落户,园区人员近5万人。在这里,大企业和创业企业之间,从人才流动到产品创新等各个环节都互通有无,形成共荣共生的产业生态链。园区内这样一种产业集群与创新因子的有效互动,为创业企业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