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时评
宋时飞
实事求是地讲,若是“信息孤岛”总也不破,“数据烟囱”长期梗阻,“不仅企业和群众办事困难,而且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
近两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迅猛发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共享已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创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这迫切需要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治理能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拓宽服务公众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是政府管理服务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公众的热切期盼。
目前仍有企业反映,政府的信息共享不够,要办的证仍然不少,审批周期依然很长。略加归并,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五个堵点”:“分头规划”造成条块分割,纵横失联;“多头审批”带来重复审批、管理失效;“缺少标准”导致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监督不够”使得该硬的约束没到位、该管的事项没管好;“缺乏评价”致使共享激励不足,甚至形成“政府信息资源部门化、部门信息资源利益化”。
难之所在,力之所向。中央明确提出,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6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强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基此,会议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今年内要基本完成国务院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年底前要拿出国务院部门互联互通的系统名单和共享信息目录、实现连接;明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共享平台,各地区也要努力推动。
历史地看,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是一个多年来想解决,但始终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信息孤岛”的问题愈发凸显。彻底破解这个问题,既要有勇气决心,也要有历史耐心,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
一方面,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实践上有探索、有成效;地方上有意愿、有经验;技术上有支撑、有基础;顶层上有统筹、有布局;政策上有依据、有保障;落实上有抓手、有路径。这其中,“政策上有依据”颇值一说——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显著提升了政务信息共享的站位层级和管理效力。
另一方面,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也要长期与短期有机结合,顶层设计与务实推进协同并举。比如,随着工程规划、审批管理、标准规范、审计监督、评价体系“五个统一”的落实到位,将从体制机制上助力消除历史顽疾,减少出现新堵点。又如,按期完成任务,需付出超常规努力。在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的过程中,“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将有助尽快摸清系统和数据底数,限时完成部门内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有效形成整合共享大格局。
“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杜绝“奇葩证明”,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各界都在期盼,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能够克难而进、实效汩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