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贵报发表的《“西瓜400天不烂”,权威科普亟须更给力》很有道理。现在的自媒体充斥了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谣言,某些所谓公知推心置腹,甚至平台也成了谣言的发布者,产生了某些灰色利益链。好像什么食品都有问题,都会导致癌症,一时令民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却又真假难辨。
从多维度解读,监管缺失、信息障碍等一次次让谣言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对普通民众而言,说到底是消费知识和技能的欠缺。 来一场科普盛宴,必须让消费者自我强大起来,有关部门除了辟谣、发布真相,不妨建立消费教育基地,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消费教育,以及掌握维护权益的合法途径。然而职能部门开展权威科普,公众如何接受也是问题。于政府网站、微信等平台而言,真正考验的是面对公共事件、突发情况,有关部门的信息公开是否及时、全面、客观、精准。针对庞大数量的政府信息、科普知识,要确保有“干货”,对信息采集、发布、质量、反馈等细节,需要规范化的操作指引。实行分类与分级,像重点信息,可以放在醒目位置,也可加红等表示。市民该如何查询,网站也可分门别类,避免群众如同坠入迷宫。关键还在于,在公开格式、信息边界、机密认定、奖惩条例等方面,拓展细化和量化的空间。
现代的各类信息呈爆炸式发布,如何满足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对科普信息谁来发布,是否真实,须落实责任主体、履行主体责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问责清单,尤其是解决公开无约束、违规代价低的弊端。只有公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容易、更便捷,方能缓解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种种疑虑。(袁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