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信息 > >> 通讯信息诈骗的防范之道

通讯信息诈骗的防范之道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人民邮电报-中国信息产业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11-08 10:24:34
近年来,通讯信息诈骗作为一种“不接触”的新型犯罪,呈现出诈骗手段多、作案目标广、破案难度大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财产安全。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执法部门重拳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发案数量明显减少。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从根本上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需要公安、银行、通信、媒体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就通信行业来讲,电信企业要认真梳理业务流程,规范业务经营行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抓住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坚决封堵业务管理上的漏洞。具体应从电信业务、电话实名制、改号软件、监测与拦截技术、个人信息保护、监督考核六个方面加强防范治理。

规范重点电信业务。在语音专线、“400”、一号通、商务总机等电信业务方面,电信企业存在用户登记信息缺失或者不准确,未对用户资质、号码的用途和使用情况进行必要审核等问题。 防范治理此类问题,必须切实规范业务重点环节。一是严格落实上述重点电信业务出租审批制度,对已开通此类业务但未登记用户信息或信息登记不准确的,要限期用户尽快补登记信息,逾期未登记的用户一律予以停机;对新开通业务的用户,要加强用户信息核实,严禁向个人用户出租上述重点电信业务。二是全面实施语音专线主叫鉴权,各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快老旧设备改造,全面落实语音专线主叫鉴权机制,对未鉴权的主叫呼叫一律进行拦截。

严格落实电话实名制度。电话实名制问题一度成为通讯信息诈骗中公众指向电信行业的矛头,尽管通信主管部门一直在督促企业落实电话实名制,但代理渠道实名登记要求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电信企业必须下更大力气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一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存量用户的实名补登记,对逾期未进行实名补登记的用户,一律予以停机;二是新增电话用户必须100%实名,要采取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联网核验等措施验证用户身份信息。

彻底清理网上改号软件。不法分子利用网上改号软件随意修改主叫号码冒充公安、司法、通信、银行等部门实施诈骗,而且这类诈骗也为公安机关事后调查取证带来很大困难。彻底清理互联网上各类改号软件,一是电信企业和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建立改号软件关键词屏蔽库和改号App黑名单,通过关键词屏蔽、App下架等方式,斩断改号软件的网上发布、搜索、传播、销售、推广渠道;二是监管部门加强对改号软件的举报受理,督促应用商店及时下架。

加强虚假主叫监测与拦截。尽管电信企业已经建立相应的技术监测手段,遏制虚假主叫对用户的诈骗和骚扰,但虚假主叫仍是防范治理通讯信息诈骗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国际间传送的虚假主叫号码,由于国际局防范拦截策略不完善,监测与拦截技术尚未覆盖到国际间来话。电信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监测与拦截技术手段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国际局防范拦截手段,对发现的漏洞及时进行封堵;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通讯信息诈骗案件的防范能力。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最近频发大学生学费被骗的案件,其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措施进行制约,进而构建起长效机制。一是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二是加强监管,强化对相关企业有关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三是提升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和防范意识,公共媒体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

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考核力度。强化通讯信息诈骗源头治理,必须加大对电信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考核力度,问责千遍不如追责一次,凡是发生通讯信息诈骗案件的,要倒查电信企业责任落实情况,对企业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追责,与企业绩效直接挂钩。

相关热词搜索: 通讯信息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