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信息 > >> 产业互联网:催生智能化生产

产业互联网:催生智能化生产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5-04-03 10:42:42
  互联网正从面向消费应用转向面向产业应用上来。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2010以来,互联网在向下一代互联网、泛在网演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工业技术也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从虚拟设计、远程运维,到网络制造、云制造、智能制造,形成了将互联网技术和工业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互联网。
  现在德国提出的工业4.0,将通过网络技术来决定生产制造过程,整个生产制造的环节进行信息化的汇总管理,其制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直在处理信息。德国工业4.0建议中认为,当今ICT大约支撑了90%的工业制造过程。工业4.0是将生产中的设备、材料、工艺、测量、建模、维护利用网络、云计算、定制化、连接等ICT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端到端的集成,这种集成如果用在企业间,就带来横向集成;如果用于智能工厂,就是纵向集成。
  GE、IBM、英特尔、思科和AT&T成立的工业互联网联盟与德国工业4.0异曲同工,而且更加注重软件、网络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端到端集成要素有:智能机器——机器设备和工业网络与先进的传感器、控制装置及应用软件相连;先进分析工具——运用物理分析法、算法和材料等专业知识,分析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人机交互——支持更加智能的设计、操作和维护,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高水平的安全。
  产业研发也将发生变化,制造方法、材料与设计互为影响,有协同的可搜索的数据库,自动化的工作流和数据移动,研发过程不像传统的从设计到选择材料再到规划制造与供应链的顺序式研发,而是非顺序的,是以整合的形式做研发。
  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正在尝试用产业互联网的模式和思维重新整合自己的设计、生产、销售流程。比较有名气的如红领西服、尚品宅配,他们都是在丰富的数据积累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客户定制化的生产。红领西服每个订单中包含客户身体19个部位的22个数据。根据数据,生产线上的员工完成从裁剪、缝合、熨烫、质检、入库等每一道工序。红领目前已经拥有包括西装、衬衣、西裤在内的3个信息化车间,皆为全球规模最大。尚品宅配可以根据用户的身材、喜好来帮你进行从款式设计到构造尺寸的全方位个性定制。同时通过其3D设计软件及云端设计资源整合能力,在设计端让消费者不仅能体验到单个的产品,还能体验整体家居设计。用户满意之后,尚品宅配开始基于前端提供的数据进行个性化、柔性化的生产制造。尚品宅配完全实现线上线下整合、按需定产,这样的O2O、C2B商业模式是所有家具行业都期望的商业模式。
  但在红领西服、尚品宅配之外,中国大量的工业企业在附加值高的环节缺乏竞争力,制造业增加值率低。同时,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中国企业的IT投资仅占其营业收入的2%,显著低于国际平均的4%。
  因此发展中国的产业互联网,需要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生产制造流程,建立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顺应制造业产业形态和生产模式变革;建设互联网工厂,打造面向大型企业的分布式智能生产系统,支持企业通过远程诊断、远程管理实现动态制造过程。
  发展中国的产业互联网,还需要打造适应互联网环境的产业组织体系,加速推进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支持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发和应用远程诊断、远程管理等工具,建设跨区域的产业管理系统,打造形成互联网化的业务集群、产业集群;建设依托互联网的产业链协同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产品质量追踪反馈体系等。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数据挖掘蕴含巨大机遇
  邬贺铨表示,与产业互联网相关的数据挖掘早已有之,主要是通过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知识发现手段、可视化图形分析,发现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发现政府、部门网站上各种文件之间访问的相互关系,获得不同网页间关联度,便于组织站点的内容;也可以对数据分类、聚类,利用历史数据做推导和预测;可以根据数据的前后时间顺序,找到“一些项跟随另一项”的内部事务模式。
  大数据产业的构成可以分成五个层次,从下向上来看,最底层是网络设备、存储器、服务器的设备层,其上是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应用软件、安全软件等基础软件层;第三层是云计算、数据存储服务、数据软件的开发工具平台服务,数据分析软件平台服务,提供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的服务等平台层;第四层是工业、农业、商贸、交通运输、建筑等传统产业因大数据应用而增值的部分;第五层是医疗、教育、环保等传统服务行业因大数据应用而增值的部分。大数据影响巨大,受到广泛重视,也正是因为对其他产业影响的溢出效应明显。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安晖:变革和创新是“互联网+”重点
  安晖认为,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之后,各界高度关注,对其的解读如汗牛充栋。但在热闹与喧嚣的同时,很多理解无形中将“互联网+”泛化和庸俗化。
  变革和创新是“互联网+”的重点。“互联网+”战略的核心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运用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水平提升,二是催生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变革”和“创新”是“互联网+”的重点,而这种变革和创新的对象,是产业、是经济,目标是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走出创新驱动的新道路。
  聚焦核心内容确保“互联网+”战略成功实施。促进互联网应用和推进“互联网+”战略,有联系也有差别。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无论如何解读“互联网+”这一概念,但要想使其按照预想发挥作用,使“互联网+”战略能够落到实处、创出新意,就必须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培育这两大核心内容开展工作。否则,互联网应用推进得再迅速、再广泛,对“互联网+”而言也只是边边角角,未入其中。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冯国华:大数据驱动企业智能化
  冯国华表示,企业在努力推进工业4.0中大量采购机器人,推进设计研发数字化而购买3D打印机等,只是企业智能化的一个方面。大数据驱动的企业强调的是“系统的系统”,是透过全程、全链条的数据化而获得更智能、更高效的系统化能力。这其中“数据”是关键灵魂,产品因为有了“数据”的特征而拥有更高的附加值,生产制造过程因为数据化而实现制造流程最优化,从而变得更精益化、柔性化、智能化,企业因为拥有从用户到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一进程中,将涌现出更多的大数据分析驱动型企业,可以运用云计算、移动、社交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掌握并预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状况和变化趋势,并根据数据洞察生成最佳行动建议,数据贯穿企业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管理运作。

相关热词搜索: 互联网产业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