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数字鸿沟最大的还是城乡差距。许多城区居民使用普遍、习以为常的信息应用手段,在农村还不是太容易普及。所以如果我们完成了农村信息化,才能说整个信息化上了一个台阶。我们也分析,农村信息化的困难甚至困境在哪儿?实际上还是我们讲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进入农民家庭这一步。比如一个普通的农户,他如果要上网,他要享受信息化的成果,就有几个难题:第一,起码要花两三千块钱买一个电脑。对于他来讲,应该是一个门槛。另外,买了电脑以后,他要学会使用,这又是一个门槛。第三,他可能买了以后,需要支付包括互联网接入等等一些费用,应该说这三块都构成他的门槛。
移动互联网来了以后,给我们农民带来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为什么这样讲呢?移动互联网来了以后,由于它把手机、互联网、电脑都合而为一,所以对于农民来讲,购买成本大幅下降。现在3G智能机,便宜的五六百元,再稍微高一点,功能很全、屏幕很大的900元。应该说他可以买到。同时,现在有丰富多彩的客户端软件,他点进去很快就可以查询,甚至可以说很快可以发布信息,这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今年一年,确切的说也就是三到四个月,我们在农村做的综合信息服务项目“农村吉林”,发展确实出乎我们意料,这个项目受到农村农民朋友的欢迎,得到包括乡镇一级政府机构的好评,推进的速度非常快。我们推进4个月,有127个乡镇都上到“农村吉林”这个平台,我们为这127个乡镇做了他们的乡镇门户,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推出当地的特色经济、特色产品,乃至让农民快捷地享用信息化成果,都有比较大的好处。
来源:中国网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