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医药 > >> 药价另辟蹊径 能否找到迷宫出口?

药价另辟蹊径 能否找到迷宫出口?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09 00:00:00

  近日,有消息人士称,发改委又出新招,正考虑包括是否取消药品最高零售价格、采取药品支付指导价试点以及是否维持原研药单独定价政策三方面改革。然而,这次出招能否一招制胜,还须“走着瞧”。
  

  发改委为何发起此次药价改革?
  

  毋庸置疑,发改委再次对药价动刀子,十多年在药品价格管制方面的失利是其中一个根本动因。其二,医药回扣泛滥成灾,高州事件、漳州事件、GSK事件等暴露出的问题发人深思,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药品价格虚高畸形,发改委压力巨大。其三,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医疗保险基金压力大,老百姓不满意、医务人员、政府不满意。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发改委怎能不下手呢?
  

  药价管制失灵,原因到底在哪里?

  
  为了降药价,发改委先后采取药品最高零售价、管制医疗机构的购销加价率、实施差别加价率、禁止折扣、管制单处方开药量和均次费用、管制药占比、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取消药品加成、禁止“二次议价”、推行单一货源承诺、严打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措施,然而基本上没有见效。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下,一次又一次地败下阵来。为什么?

  
  有专家称信息不对称、管制者被俘获、医疗机构垄断地位、被管制者的规避等是管制失灵的原因。然而,这些实际情况确实是客观存在,且将长时间甚至永久存在。对此,发改委能采取什么措施呢?
  

  另辟蹊径,能否找到迷宫出口?
  

  据悉,发改委“将现行政府控制最高零售限价的做法,逐步向以政府管理支付价格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转变,逐步放开对零售价格的管制”。显然,科学制定支付指导价是其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对此首先要特别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防止出现新的虚高定价,若如此,又将走回“最高零售价”的老路,而且危害将更大;二、防止价格过低把真正的特效药“杠”到外面,致使医保不支付,加重老百姓负担。另外,应注意建立药品价格信息员,建立药品支付指导价的动态调整机制。
  

  说到底,药品价格的形成需要发改委注意倾听“市场”的“呼声”,同时认真完善医药市场。应尽快规范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核心是缩短利益链,放弃捆绑在政府身上的利益。同时,着手治疗阻碍药品价格改革医院方面的“沉疴”: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改变价格价值严重背离局面;强制信息透明与公开;加大对医药回扣等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相关热词搜索: 药价另辟蹊径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