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医药 > >> 中医药“出国”渐破局企业更加注重科研先行

中医药“出国”渐破局企业更加注重科研先行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医药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7-10-24 10:21:59
    在国内致力传承、发展上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之余,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企业试图将中医文化和旗下产品推向欧美等西方国家市场。在一路磕磕绊绊中,中国中医药企业、研究机构逐渐意识到,中医药要想成功走出国门,让更多欧美等国的人口接受并认可其在预防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必须科研先行,科研数据是通行证,疗效最有说服力。

  逐渐破局

  中医治疗费开始纳入报销

  上个月末,2017中国(澳门)传统中药国际合作论坛在澳门召开,全球中医药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企业行业代表齐聚,评估传统中医药在欧美国家的市场状况和发展空间,商策中医药文化进入西方国家新思路。

  虽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撑,中医药进入以循证医学为主的西医国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但并不代表中医药在这些国家是没有市场的。欧洲理事会欧洲药典传统中药委员会委员王梅认为,欧洲一些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对传统植物药比较认可的德国。另外,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国民对中医药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对于一些没有办法预防或没有更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如肠胃病、癌症晚期、高血压等,当地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中医疗法。“推拿、拔罐、针灸等外置疗法也比较受欢迎,荷兰还将一些外置疗法纳入医保。一些中药制剂颗粒,在当地也是被接受的,如板蓝根、七星草等等。”

  欧洲中医基金会副主席Ramon Maria Calduch也介绍道,欧洲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步了解到中西医体系的区别。他说,中医最大的特色是把病人当整体来观察,而不是只看个别生病的器官。西医观察的是生病的部位,没有想到这个器官生病或对其进行治疗会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在慢病领域,中医对比西医,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现在在西班牙,政府没有正式立法明确中医的地位,中医人才培养在当地属于职业教育。”据其介绍,过去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2家广安中医诊所,以及一所中医院校在西班牙成立,当地有些慢病患者已经习惯用中医来调理身体。除此之外,欧州一些地区消费者对中医的接受程度逐步提升的另一个体现是,原来中医药治疗需自费,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商业保险开始对中医诊疗进行部分、甚至是全额报销。

  达成共识

  科研结果是“敲门砖”

  对于进入欧洲市场,并非每个中医药企业都有这种勇气。王梅说:“欧洲国家对中医药的态度并不排斥,门是开着的,怎么样走进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她介绍,在欧洲市场上有十年使用历史的产品,可以免去临床研究这一环节。她强调,对中医药企业而言,其产品进入欧盟的瓶颈往往在于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大夫觉得很好的药没有经过老鼠点头的也是通不过的”。目前来看,中医药企业对于临床研究先行已经达成共识。北京振东研究院副院长秦文杰指出,振东药业在进入欧美市场过程中,一直坚持科研先行。“除了弄清用药治疗机理,也是通过这个过程,让欧美的一些医学研究学者逐步接受中医药。”秦文杰强调,欧美人不认识也不理解中医药理论,要想走出去,必须科研先走出去。不仅于此,她还建议邀请国外的专家来主导科学临床研究,“让国外的科学家研究中药,理解中药,才能够走出去。也就是说,通过他们的学者来研究,用他们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思维方式阐述药品的治疗作用机理。”此外,秦文杰认为,企业还是要练内功,要有人才储备以及情怀,“花10、20、50年的时间未必有让人满意的结果。但必须要有人去走这条路。”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出席论坛时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医药企业,结合临床用药情况,开展中医药的循证医学研究,最后拿出数据来说明中医药的疗效。

  中医体系研究不能丢

  任德权表示,青蒿素是中医药开发的典范。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中医药产品做研究,但担心中医药体系研究乏人问津。“这是尤为重要的,这套体系不能丢,如果丢了就等同于灵魂丢了。”

  对此观点,企业代表也是认同的。“传统中医药要出新很难,原因在于理论旧、评价方式制约发展、临床学药效评价理论也没有创新。中医药没有很好的药效学评价模式。符合中医理论药效研究模式也很少。”秦文杰表示。

  记者了解到,对于企业走出国内的需求,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已经有所关注。中国澳门、广东珠海等地政府已搭建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这一平台,帮助中医药企业走研发、资料申报、资金引入等,以开拓中医药国际市场。(张秀丽)
相关热词搜索: 中医药科研企业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