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亮出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的绿色信号灯,全国引资新建医院随之提速。
而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新办医院并非建设多层次办医系统的单行道,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
虽然这条独辟的蹊径并非改革的最新产物,但是要真正走下去,还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充分的准备。
明辨思路
为了扩大医疗资源、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近年来,政府相继推出了一些措施,以期为非公立医疗机构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发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重申,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可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
事实上,这一措施在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2010年度工作安排》”)已经提出,我国将研究探索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在《2010年度工作安排》下发后,北京、山东、河南、江西等省市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纷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然而,尽管不少医院管理者认同“公”转“非”将是医改的一个方向,但发展至今,不少人仍抱着谨慎的态度。
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就表示:“这肯定是一条路子。但必须先搞清楚改革的目的。如果把它转为非公立机构,能够运营得更好,是可以转制的;但如果思路不清,我想还是可以稍微缓一缓。”
“毕竟,一个资本所有权的更变,一定涉及到经营方向的改变和价值观的变迁。最重要的是,民营医院能否保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追求的是一个微利的机构而且不许分配、分红。如果能做得到,就太好了。”据陈海啸介绍,西方国家也有这样的民营医院,但他们主要是靠教会、慈善家捐款办起来的。但我国还没有合理的补偿渠道,也没有社会捐赠,没有形成适合非营利医疗机构成长的环境。
上海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则向记者指出:“目前,‘公’转‘非’主要还是针对二级医疗机构。
这是因为二级医疗机构数量比较多,假如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改革,政府的投入就可以更多地集中到一部分医疗机构去。毕竟,现在无论民营资本的投入,还是国外资本的引进,新建医院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如果能够成功探索转制的新模式,也是一种好办法。”
仍在路上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此前表示,北京将试点把部分公立医院改制为经营性医院,培育市场竞争机制,集中财力提高对公立医院公益性项目的补贴,促进实现北京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韩晓芳还表示,医院向经营性方向的改革,主要是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办医,直接参与到公立医院的转制改组中,公立医院可以改制成为经营性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也公开表示:“只要政府能给予合理的补偿,大多数公立医院都希望将来能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事实上,一些敢于先行的改革试验地区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以福建省首家“公改私”的医疗机构——厦门眼科中心为例。作为福建省最优秀的眼科专科医院之一,该中心于2004年正式改制,一时成为业界的焦点。相关数据表明,改制前,其所在的区政府每年要为眼科中心提供补助200多万元,加上专项补助则达到400多万元;而改制后,该中心每年向财政上缴税收200多万元,并缴纳租金300多万元。
然而,多年发展下来,“公”转“非”的试点仍不多见,成功范例更是凤毛麟角。运营至今,厦门眼科中心这位首食螃蟹者的成败与否仍难下论断。
对此,同是眼科领域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执行院长王勤美认为:“要让公立医院改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让医院的运营体制真正改变,要让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待遇得到保障。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或可慢慢转变为国外常见的医疗模式。这也是一种好的探索,这步子要是不迈出去,单靠民营资本投入,要建成又大又好的医院是很困难的。”
在王勤美看来,目前很多配套政策仍未跟上,所以推广也就存有不少难度。“对此,我们都在关注。虽然有一些非常特别的案例,但具体数据还没对外披露,真实情况大家都不清楚,因此谁也不敢贸然尝试。这当中更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目前还看不清,所以也很难判断这样的模式究竟能否行得通。”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欧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