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改革10年的历程中,离不开“基本”两个字:建设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医疗改革道路曲折、力度空前、范围广泛、步履稳健。展望党的十八大,医改仍将继续在稳步朝深水区前行。
实现医保城乡覆盖
中国有8亿农民,在农村看不起病的现象十分普遍。为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曾有过辉煌成就的“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建被提上议程。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解决。至此,在中国农村建立一套医疗保障体制的尝试再一次起步。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的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将达到70%。而从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2009年至2011年,各级财政共安排医疗救助资金37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约254亿元。
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52亿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21亿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人。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是老问题了,只有通过医药分开,铲除以药养医的基础,让公立医院不再逐利而回归公益性,才有利于解决这个顽疾。2012年7月1日,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启动医药分开改革。同一天北京率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启动试点医药分开。9月1日北京市朝阳医院成为第二家医药分开试点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积累了有益经验。新医改3年来,公立医院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积极探索努力推进。一是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试点城市通过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剥离医院药房以及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途径,探索医药分开。三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体制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四是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多方参与监管等措施,强化政府全行业监管职能。五是改革人事和完善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回顾10年的医改之路,我们诚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想通过医药分开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为人们指明了方向。今后4年,医改财政投入力度、强度将高于2009年至2011年的投入水平,全民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为改革的三大重点。
来源:《经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