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买药要蹲下来?也许很多人头一次听说,但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闻。近日,在网上有一条关于买药要蹲下来的微博被热传,该微博博主写道:“朋友多年跟药厂打交道,听药厂里老师傅一句话,果断分享,去药店买药,一定要蹲下来……站着视线内的药全是提成高的,效果一般,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好药都在下面……下面……”
针对目前沸沸扬扬的“蹲下买药”,慧聪制药工业网也走访了北京多家药店,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药店购药并非要“蹲下来看”。
自助类药店和柜台式药店存在不同
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桥附近的某药店里,笔者走到了感冒药区域,发现该区域药品种类繁多,排药品都分成上中下5层摆放,笔者一眼就看到了最上面一排售价为19.26的感冒清热胶囊,而在这下面的药品有售价26块的片剂、售价15块的片剂等,在最下面一排则有着散装的(小袋)颗粒冲剂,售价在2快到5块之间。
在扫视过一排之后,有导购上前询问病情,当得知是“轻微感冒,流鼻涕打喷嚏并不发烧后”,该导购向笔者推荐了最上面那款售价为19.26块的感冒清热胶囊剂。笔者随表示价格有些贵,无法接受,该导购又向笔者介绍了一盒价格15.74块的药品。当问到有何区别时,该药师表示,“一开始推荐的这款药疗效很好,吃几次就能好了,而后推荐的药疗效较差。”
当笔者表示价格太贵,准备离开时,该药师忙喊道,“这里有10.34块的同仁堂的感冒清热!”
在走访了自助类药店后,笔者又走访到了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中街附近的两家药店,这两家药店均为柜台式药店,笔者发现柜台式药店与自助式药店有很大的不同,这两家药店同类药品放在柜台里的药物都比较贵,而颇为便宜的药品则较少。
在其中的一家药店中,笔者问感冒药有哪些,导购给笔者介绍了一款零售价24元的药,不禁让笔者暗暗乍舌。当笔者问到有没有同仁堂的感冒清热时,导购转身在身后的柜台里拿出了一盒,售价11.24块,笔者突然发现,有时候去药店不仅要蹲下来,还需要眼神好。
昂贵药品放在“显眼位置”是诱导购物
在调查结束后,笔者在与同行媒体沟通的过程中获知,有部分药店也并非完全按照昂贵药品放在上面的规则卖药,有些药店的药品摆放完全是随机的,一个疾病区域内的药品,由上到下的价格并不是递减的关系,在最下面也有售价几十块的药品,并不是最便宜的药品就会出现在下面。
同时,也有部分药店的药品是按照店长的指示或要求摆放的,而有些药品的摆放是由按照药品的摆放美观程度而决定。
针对此现象,有药品零售终端专家表示,药店把昂贵或者利润较高的药品摆放在明显位置,也和超市、商城等将商品放在明显位置的意义是一样的,同是一种零售行业的一种商品陈列行为。
上述专家认为,药店是药品零售终端,是一个商业组织,那么它们就是以追求药品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放在最显眼位置的药品,往往销量能与放在普通位置的药品增加60%。而将药品放在显眼位置只是药品的一种诱导行为,一方面是此种方式可以对那些进药店之前不知道具体购买哪类药品的消费者起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是诱导而非误导,最终选择权还是停留在消费者身上。
“蹲下买药”背后是药品零售终端的激烈竞争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大概有40万左右,按照人口与药店的比例是完全超过发达国家的,同时,由于医改的推进,政府对补贴的增加,把大量的患者引导了基层的医院里,所以药店在市场中的份额比较低,由此可见国内药品零售企业竞争程度的激烈。
与基层医疗机构相比,药店由于缺乏处方药等优势,所以药店利润相比较低。目前国内有76%的药品销往医院,而只有24%的药品是销售到零售药店,尽管近年来药品零售行业每年增长率在9%——10%之间,但是整体来说药店占医药市场的份额是相对比较低的,增长速度是低于行业发展速度的。在医药行业比零售行业的整体量提高的情况下,医药零售终端一方面要面临着店面资金、营业成本的提高下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也要面对一个药品流通速度低、客户信用度低、员工归属感低的尴尬境遇。
而造成目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新医改所提出的政策因素。有专家表示,像一些大型的连锁药店每年只能接到几个处方,而百姓却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买到很多实惠的药品,未来怎样合理利用零售药店体系,满足供应需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蹲下买药”需建立完善药品评价体系
如何解决目前患者到药店购药需要“蹲下”的窘境?北大纵横管理咨询的王宏志表示,建立一个完善且具有公正力的药品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目前国内有40多万家药店在竞争,而建立良好的药品评价体系,则能够有效的把竞争限定在某个体系里,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平台。
然而对于目前的中国药品市场来说,建立一个全面良好的药品评价体系也是十分具有挑战的问题,药用行政医学、临床药学等等来考究药品的质量好坏,同时由于试验需要有一定量的数据支撑,所以这对于患者、医生来说是种“双亡”的试验过程。
王宏志认为,患者永远不可能对他所了解的药品真正的了解,甚至自身的感受也未必就能代表真正药品是好是坏,所以在国外就有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进行评价这个药品,第三方用比较中立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和控制这个药品税。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作者: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