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建筑 > >> 房地产开启“从绿到金”之路

房地产开启“从绿到金”之路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15 00:00:00

  政府激励政策推进、企业自身战略调整,加上日益成熟的绿色消费环境,国内房地产行业开启“从绿到金”之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006年,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丹尼尔·埃斯蒂和安德鲁·温斯顿撰写了《从绿到金》一书,就是讲述聪明企业如何利用环保战略构建竞争优势。

 

  另据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那些制订完整绿色转型战略———将绿色战略整合到公司各项制度中并予以贯彻落实,认真研究住户对绿色的需求,研究绿色建筑的内涵,选择合理的技术体系,给产品做好定位,并制订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的企业,在赢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形成了以绿色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绿色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引导

 

  2013年年初,国务院“1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给予了房地产行业绿色转型的动力。

 

  政策之后是对新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量化目标的提出,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纲领性文件,下属分管部门也将陆续制订配套细则。

 

  比如去年 4月份财政部、住建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 2012】 167号),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行动方案”对此给予了权威性的肯定。

 

  此外,“行动方案”还涉及税收、金融、土地、建设等各个领域,业界对具体金融服务政策、容积率奖励、土地招拍挂的前置条件等方面的配套细则出台比较期待。无疑,上述配套政策的推出,必将有力地推进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关注与转型。

 

  企业发力

 

  其实,国内开发商的绿色转型由来已久。上个世纪末,国内一些大型地产企业陆续开始了结合自身特点的渐进式绿色转型历程,其中以万科、绿地、招商、锋尚、当代、朗诗等企业最具代表性。

 

  如今,10多年过去了,本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在业内首次提出“房地产绿色转型”这一调研主题,最终通过战略方向、管理制度、产品定位、营销策略、项目认证、能力建设、社会责任 7个维度来衡量房地产公司的绿色程度,得出 2012年年度绿色地产 10强企业:万科、招商、朗诗、万达、方兴、当代、瑞安、绿地、万通、金都。

 

  通过对上述评价因子战略方向的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各个房企根据自身绿色转型历程,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战略模式,甚至将这种模式上升为公司的主导战略。

 

  在今年 3月份的 2013中国房地产 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上,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表示,不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的企业,将会被淘汰。万科做出了绿色的选择,到 2015年要大面积用工业化的方式完成建造过程。

 

  据毛大庆透露,今年万科已经开始采取卫生间的工厂化制造,彻底告别卫生间湿作业。“一个卫生间基本上两个工人 4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完全取消瓷砖切割、水泥使用的施工过程。

 

  招商地产的绿色发展战略更是经历了绿色起源、绿色思想、绿色实践、绿色社区和绿色生活5个阶段,并将探索绿色社区综合开发作为未来绿色发展的亮点。

 

  朗诗则是将绿色建筑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一个突破口,较早关注节能建筑、低碳建筑设计、评估工作,在最近的集团战略调整中,更是将朗诗科技公司作为集团绿色战略的主要支撑平台。

 

  作为后起之秀的方兴地产也不甘落后,已将绿色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并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综合层面四个方面来保证绿色战略的有效落地和执行。

 

  市场检验

 

  房地产开发的绿色产品可以由企业绿色战略来保证落地执行,但绿色产品能否可持续,主要还是由市场来决定。

 

  绿色能否给企业带来商业价值? AECOM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技术董事汪洪指出,依据“跨越鸿沟”理论分析,房地产开发单位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都要跨越一个鸿沟,即从以往技术主导或探索(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市场主导(以营利为目的)的转变。

 

  然而,如今正在转型过程中的房企跨越鸿沟的背景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在增强。一个明显的推动力就是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以及去年的“十八大“会议上,“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绿色环保理念逐渐得到大家认同。加上对舒适健康生活的追求,绿色建筑、绿色住宅日渐得到消费者的接受。

 

  对于绿色产品,方兴地产也一直坚持市场导向。据方兴地产的统计研究,曾经创造北京半年单盘销售冠军的北京金茂府项目,由于采用了绿色技术,相较于同区位的住宅,溢价比较明显,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的热情。

 

  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在下降。一家大型房企的设计师告诉记者,对于绿色建筑三星,目前公司已经将增量成本控制在 150元 /平方米以内,根据“ 167号文”细则规定,达到绿色三星可以补贴 80元 /平方米,除此之外,算上地方政府给予的补助,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各地调研发现,如今做一星级绿色建筑,开发商几乎没有增量成本。

 

  如此一来,政府奖励加上企业自身成本优化,绿色建筑在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同时,或将可以摆脱备受困扰的高成本问题。对此,绿色地产研究资深专家黄俊鹏评论,坚持绿色价值观,也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一些地产企业借助高舒适度低能耗的住宅开发模式,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成长,并在房地产行业调控的背景下,依然取得很好的业绩,充分表明现代房地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完全可以建立在低碳、绿色的价值观之上。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焦玲玲

相关热词搜索: 房地产开启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