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明年开工保障房大概在600万套左右,不会低于500万套。而回顾一下今年和去年的数据,今年是开工了700多万套,去年是开工了1000万套,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给市场带来了怎样的机会?中国证券报采访部主任王栋琳对此进行解读。
王栋琳:应该说这样一个数字还是基本符合预期的,近三年规模递减也是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保障房的建设周期是两到三年,前一年或者前两年已经开工但是没有建成的项目会延续到下一个年度,这个建设的任务和压力也会逐步积累。第二是今年以来的各地土地出让金下滑也比较快,资金的压力比较大,所以说这个目标逐年的调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尽管规模有所下降,但是保障房的建设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都是拉动地产基建投资和相关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除了在建项目的逐年积累之外,进入到第三个年度以后,入住的人员增多,配套项目的需求也会加大,比如说周边的购物、医疗、学校以及绿化、道路、水利、电力等这些新的建设重点还会带动除了房地产以外更多的产业。
目前困扰保障房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的保障,去年保障房建设资金是1.5万亿,今年可能要超过这个规模,而且其中80%是要由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来投资。今年以来各地的财政刺激大量发城投债来填补建设资金的需求,应该说部分存在一定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保障房从开工到建成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挖地基之后才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除了看完成的开工任务之外,更重要看建成指标的完成情况。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