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建筑 > >> 房价"脱敏"靠加大供给 城镇化驱动住宅需求...

房价"脱敏"靠加大供给 城镇化驱动住宅需求提升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01-24 00:00:00

  今年的楼市整体走势将会如何?购房人关心的房源供应和房价问题能否有较良好的预期?围绕这些话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著名经济学家赵晓、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以及搜狐焦点总经理曾伏虎等业内大腕在1月16日举行的“2013新视角高峰论坛”上各抒己见、观点精彩纷呈。

 

  自住房充足能淡化房价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孟晓苏

 

  房地产行业有自己的发展周期,根据我的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是七年为一个周期,其中五年增长,两年低落。

 

  2011年和2012年是低迷时间,此后开始恢复活力。从去年开始,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期,这个增长期是多长时间呢?根据前述周期,至少是五年。增长周期中会出现什么状况呢?第一步,政府加大投资,缓解经济萎缩;第二步,楼市率先启动,带动经济发展;第三步,内需拉动生产,楼市再显生机。

 

  我一直认为,要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需求,主要的办法还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房屋提供方式增加供应量。我更愿意把自住型商品房这样概念的房屋称为“有一定政策含量”的商品房,这类商品房的供应增加可以适度淡化人们对房价的高敏感。此前一段时期,我们非常关注房价,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政策房或说保障房填补需求,只能靠市场供给。现在,随着自住型商品房的建设,住房市场已经进入到双轨并行,而且不仅是北京,全国各地建保障房都很卖力。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就不必过度担心商品房价格的上涨。

 

  “全国平均房价”意义不大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有人说,现在房地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我看不能笼统得出这样的结论。

 

  以北京来说,核心的问题还是供给跟不上需求。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去干预需求一方、也就是购房人一方,来维持供需不要太失衡。例如,提出各种限购资格、限贷措施。但现在看来,核心问题还是要加大供给。这个结论不能用全国平均数据去衡量。因为房地产有不可移动性,就像全国平均温度没有什么参照意义一样,全国平均房价的意义也不大。

 

  城镇化驱动住宅需求提升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

 

  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有望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刚刚突破50%,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楼市很快就出问题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我相信,在可见的未来,我国至少每年会有1000万人进入到城市,那么按照人均30平方米的住房水平,每年至少需要建设住房2.5亿平方米以上,如果再加上改善性的需求就更多了。这意味着未来住房的需求仍然是很大的。

 

  大数据推动房产服务商转型

 

  搜狐焦点总经理 曾伏虎

 

  2014年,搜狐焦点将实现由房产家居垂直门户向在线房产服务商的转型、升级,立足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加速拓进。

 

  移动、互联网金融是我们2014年的两大亮点,搜狐购房助手是业界第一个推出“真人购房咨询”服务的手机APP产品,在线答疑解惑的并非楼盘销售人员,而是搜狐焦点遍布全国40个城市站的300多名高级编辑。更重要的是,搜狐焦点与民生银行联合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很快就会上线,今年上半年大家就可以用到。

 

  做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搜狐焦点是专家,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运营,我们必须更加互联网。

来源:北京晚报    胡喆

相关热词搜索: 房价脱敏加大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