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整合”到“后时代”
中国啤酒的整合最初始于1984年,当时外资啤酒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引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然而由于自恃品牌的优势而忽视分销渠道与批发环节等原因,很快就在与地方啤酒企业的几次较量中败下阵来。2000年,外资啤酒的亏损率高达90%,最终黯然溃退。
1994年,高举“振兴中国民族啤酒”大旗的青岛啤酒开始大规模地跑马圈地。在这场以“并购”为主要手段的“资本战”中,伴随青岛啤酒左右的还有华润雪花啤酒和燕京啤酒。随后,金威、珠江、山城等国资啤酒也先后加入战团。
通向寡头竞争的大整合
2002年以后,外资啤酒卷土重来,通过控股、参股、并购等方式,对中国市场发起第二轮攻势:2002年,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AB公司分三步增持青岛啤酒股份,最后增持至27%,成为青啤第二大股东;2004年,AB收购哈尔滨啤酒;SABMiller持有华润雪花啤酒49%的股份;英博先后收购或入股了金陵、珠江、双鹿、白沙、金龙泉啤酒等多个地方品牌;嘉士伯参股重庆啤酒等。
这一段时期被称为中国啤酒史上的“大整合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大鱼吃小鱼——全国各地啤酒企业都在疯狂、持续地并购,被整合的企业数量非常多、面积非常广、速度非常快。
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2年,我国啤酒市场发生了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原有的1000多家规模以上啤酒企业迅速减少,截至2012年末,全国年产量在20万千升以上的啤酒中型企业仅剩下9家。
“大整合时代”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华润雪花销量突破1000万千升。在通过疯狂夺取市场份额以获取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的大背景下,全行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等几大企业集团身上,四成以上的啤酒企业处于亏损或微亏的边缘,三成以上能够保本经营,只有两成左右的企业发展良好。
寡头竞争的“后时代”
2010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第二个转折点。
经过“大整合时代”的洗礼,啤酒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定型,行业集中度已经较高,虽然较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但剩余的并购空间已经很难颠覆啤酒行业的寡头竞争格局。在这种条件下,啤酒企业是继续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成本明显较高的并购之中,还是转而在高毛利的高端产品上下功夫,就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三大巨头的总产量和总利润分别占全国的49.2%和88.4%。
2008年,比利时的英博啤酒集团与美国的AB公司实现了两大巨头的合并,成立百威英博公司。在其带动下,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后时代”。
“后时代”主要是靠内涵式的发展,以并购为代表的外延式发展逐渐变为次要地位,只会在某个点、某个工厂、某个局部形成整合,开始从“大吃小”“大吃中”逐渐转为“大吃大”。
此外,大集团之间的品牌整合已经相对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品牌溢价越来越变成啤酒竞争中一个重要手段。竞争中不仅仅看量,也要看质——卖的什么产品,卖的什么价格的产品,卖的什么品牌的产品——这直接决定着“后时代”竞争的成败。比如,雪花如果在3-5元/瓶的产品销量最大,而哈啤是在6元/瓶,那么未来雪花一定卖不过哈啤,尽管它量比较大。
来源:糖酒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