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达山乳业又从进口自新西兰西部乳业的乳铁蛋白原料中检出硝酸盐异常。这是继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发生后,乳业大国新西兰的乳原料第二次曝出质量问题。
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后,多美滋、雅培等洋品牌销售受挫,欧洲品牌奶粉及国产奶粉销量则大幅增长。占国内乳原料市场七成份额的新西兰乳原料“感冒”,恒天然走下神坛,国内乳企期望通过自建牧场等手段把控奶源、占领市场,却遭遇高成本困局及技术掣肘。
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之后,“恒天然”产品被市场抛弃,销量迅速下滑;而欧洲品牌奶粉及国产奶粉销量则乘势而起,销量大幅增长。恒天然走下神坛留下的市场,给国内乳企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消费者抛弃“恒天然”产品
最近,家住江北区的陈静化名决定将孩子吃了一年多的多美滋奶粉换了。这已是她14个月大的孩子第二次换奶粉。
孩子前三个月吃的是荷兰某品牌奶粉,不过,去年8月,关于该品牌奶粉下架的种种新闻频频见报,陈静慌了,随即转向“大品牌”多美滋。而最近恒天然事发,雅培、多美滋等大品牌奶粉被牵扯进来,令陈静再次恐慌。“我都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了。”陈静昨日告诉商报记者,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让她对多美滋也不放心了。她又回头选择了荷兰某品牌奶粉。“托朋友从香港、澳门代购的”。
张蔷的孩子7个月大,她也在奶粉危机中有些迷茫。19日,在南坪某奶粉卖场,望着眼前的几十个品牌的奶粉,她不知道该买哪个品牌的奶粉。此前,张蔷一直给孩子吃惠氏奶粉,但得知惠氏也是恒天然的客户后,她决定换奶粉。“报道说欧洲的品牌放心,我就跟着选了个德国的品牌”。
陈静与张蔷均表示:“不少国产奶粉的原料还是不放心,选来选去只有选欧洲奶源的国外品牌。”
危中有机国产奶粉销量上升
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让其在全球乳原料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受到挑战。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告诉商报记者,恒天然提供了全球70%的乳原料,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
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令雅培、多美滋等多个品牌奶粉受到影响。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肉毒杆菌事发后一周,多美滋和雅培的销量下滑了80%~90%。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告诉商报记者,受肉毒杆菌事件影响,最近一周新西兰品牌奶粉在华销售量下降25%~30%,欧洲品牌的销售量上涨30%~40%,国产奶粉销量也明显上涨,只不过上涨程度略逊于欧洲品牌。
在劳兵看来,洋奶粉质量风波,打破了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神话,恒天然也随之走下神坛,这给国内乳业留下空间。天友乳业首席质量官黄国旭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天然乳制品出质量问题,会给在三聚氰胺事件后遭到打击的国内乳业留下更多重塑形象、争取市场的机会。
乳企自建牧场借机收复失地
恒天然走下神坛,给了国内乳企争取市场的机会,不少企业已开始行动。经历三聚氰胺事件的阵痛,国内乳业原料生产环节开始反思。
蒙牛乳业公关负责人昨日向商报记者坦言,蒙牛正在规划投入建设自有牧场,提高自有乳源供给。据了解,国内乳业的领头羊之一的蒙牛,截至2012年已自建牧场12座,参股牧场26座,奶牛存栏11万头。完达山乳业副总经理余宁江昨日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完达山目前已有51万头奶牛,每年有200万吨的原奶,原料基本可自给自足。他们将坚持自建牧场或与养殖小区合作的模式,把控奶源。
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轲说,为实现对奶源生产的监管,过去几年,天友在重庆“两翼”地区自建了6个牧场。同时,天友还与31个合作企业经营牧场,将散户奶农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监控。这些牧场的原奶产能,占了天友原料需求的七成份额。
挑战
建牧场降风险 奶农利益难保障
对乳企自建牧场之举,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则认为,乳企直接把控奶源,可管控质量降低不少风险。
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轲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08年那场席卷国内乳粉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很大的原因正是出在源头上。三聚氰胺事件以前,国内奶牛多数以农户散养为主,然后由私人奶站收购散奶。“它其实相当于收购鲜奶的中间人,奶农将鲜奶卖给中间人,他们再卖给乳企。”杨轲说,这种供应链条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中间环节缺乏监管,导致乳企无法获知奶源的来历。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也表示,三聚氰胺原料环节出重大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奶原料定价权在乳企手中,奶农利益得不到保障,他们没有动力加强质量管理,甚至中间环节会大量使用添加剂。
不过,宋亮认为,乳企向上游延伸参与奶牛养殖的模式,势必会将不少奶农淘汰出局,奶农利益仍得不到保障。同时,乳企产业链延伸,也不利于乳业专业化的分工合作。而从美国、新西兰以及欧洲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乳业加工和原料生产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在完善的质量监管体制下,更利于质量的把控。
产奶低成本高 重要原料受制于人
不过,在劳兵看来,与进口奶源或从市场购进奶源相比,乳企自建牧场不得不独立承担养殖的瘟疫等风险,成本也将更高。
因为国内奶原料行业仍面临奶牛产奶量相对偏低的限制。“一头奶牛一般只有3~5年的黄金产奶期,养殖成本相当高,如果过了黄金时期,甚至连平微博常喂养的成本都不够。”宋亮介绍,在美欧等地,一般一头奶牛平均年产奶量达8吨,在国内则只有4.5吨左右,一些气候条件好、技术领先的养殖场可达8吨左右。天友乳业副总经理杨轲也坦言,天友自建牧场的奶牛年产奶可达8吨,而国外的优质牧场则可达到13吨。余宁江坦言,国内奶牛的单产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少,除了气候的原因外,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等与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同时,部分乳制品的重要原料——恒天然的乳清蛋白粉和西部乳业的乳铁蛋白,国内乳企依然受制于人。
余宁江告诉商报记者,以被完达山退货的乳铁蛋白为例,其生产工艺目前只有美国、爱尔兰、新西兰等10个国家掌握,国内企业不能生产,完全靠进口。
“目前,国内除了伊利有较大规模的生产线生产乳清蛋白外,其它企业生产都只是不成规模的小打小闹。”余宁江说,乳清蛋白是乳业产业链上,加工奶酪的副产品,而国内几乎没有奶酪产业链,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得靠进口。
“国内市场上90%的乳清蛋白靠进口,近几年每年大约进口8万~10万吨。”劳兵告诉商报记者,乳清蛋白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乳粉工业的必需品。
建议
行业安全事故透明
让消费者重拾信心
“国内并不缺好奶,缺的是信心。”谈及国内乳粉行业的困境,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宋亮认为,如果国内乳粉行业不痛定思痛,进行持续性的改革,恒天然动荡留下来的机会也将转瞬即逝。
“应实现养殖专业化、一体化机制,乳企和养殖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给养殖企业足够的利润空间。”宋亮介绍,国内乳粉行业目前仍存在企业向奶农压价的行为,如果养殖户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他们没动力做好质量监管。同时,要让消费者重拾信心,安全事故出现后应该公开透明化,越遮掩对行业和企业的伤害越大。
“国外品牌出事也一样会影响国内的产业,行业其实最担忧的是消费者对整个乳业失去信任。”黄国旭认为,恒天然出事,并不是意味着国内乳企就可偷着乐。
“质量有了保证,企业的品牌营销才有意义,这正是国内乳企所欠缺的。”黄国旭说,国内乳企当前最该做的是让消费者恢复信心,这就要完善生产工艺,做好质量管理、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体系。另外,国内乳业崛起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发展和健全监督机制。劳兵也认为,乳粉行业收复信心,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执法,以及严格的行业管控规则。
不过,劳兵则坦言,虽然国内乳业的确已具备翻身基础,但不少乳企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广告宣传上。“与其宣传产品,还不如将费用花到质量安全监测的公开化上,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乳业”。
来源: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