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餐饮业出现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餐饮企业业绩连续下滑,惨淡局面前所未有。2013年餐饮业将面临比2012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带来更深层面、更广领域的变革和阵痛。
现状:总体增幅下滑 高端餐饮局面惨淡
报告显示,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为4030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而且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幅;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为1278亿元,同比下降3.3%,为餐饮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报告称,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餐饮业增长乏力,三四线城市后劲不足,大众餐饮也面临着成本持续上涨、盈利能力下滑、增速放缓、后劲疲软等困局,近期的禽流感疫情更是令餐饮企业雪上加霜。报告特别提到,高端餐饮企业增速下降尤为明显,部分企业今年2月份营业收入降幅超过50%。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餐饮企业业绩连续下滑,惨淡局面前所未有。
预期:2013年市场环境更为复杂
“2013年餐饮业将面临比2012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冯恩援指出:“当前餐饮业的危机是对过去30多年中国餐饮业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挑战。在餐饮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中,餐饮产业能力的增长一直在拖后腿,因为餐饮业30年的高速增长并非来源于产业能力的推动,只是来源于市场的自然增长。”
报告指出,在这种不匹配的前进速度中,尽管餐饮业也在不断地进行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但这种转型升级不够彻底,也不够坚决,甚至由于经营的标准牲、规范性欠缺和市场的无序性,在某些时候甚至在走回头路。
“但是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速度在整个社会经济的作用下,明显快于餐饮业。”冯恩援表示,相比较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营养的关注,对供餐服务模式需求的多样化,对餐饮体验的个性化、对餐饮服务的专业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全面提升,整个餐饮行业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显露无疑: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上的变革被动而滞后;餐饮供给与餐饮消费需求结构性失衡;市场供应的传统方式与社会需求无法匹配。加上餐饮自身经营成本的倒逼、同质化竞争的淘汰选择和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的代价,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必将带来餐饮业更深层面、更广领域的变革和阵痛。
应对:满足民间消费是第一要务
报告认为,在经营管理理念上,过去靠拼奢华的公务宴请和商务宴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餐饮业的良性发展。中国社会富豪人数的激增,使得人们陷入一种贫富差距冲击带来的焦虑和浮躁中,也使得在过去几年几乎所有类型的餐饮都在盲目提高档次,餐饮价格已经超出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而且城镇化导致的“造城运动”使得普通民众的吃饭难与当前餐饮企业面临的生存困难并存。
“因此培育营养健康、安全可靠、美味可口、便利快捷的大众化餐饮消费市场将成为餐饮业回归的第一要务。”冯恩援表示,即使是中高端餐饮企业,与其盲目转型杀伤品牌,不如深入调整结构和模式,在满足民间消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中高端客人。
报告认为,社区餐饮、城市早餐、老年餐饮、学生餐、机关食堂供餐、送餐、送厨师、送服务员的外送餐饮服务将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餐饮需求,也是餐饮业发展的新蓝海。此外,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推进,一些新型餐饮消费方式也有待挖掘,如远程点餐、手机支付、手机排队、团购用餐等。
冯恩援表示,民以食为天,餐饮企业只有回归本质、回归人民、回归理性,遵循消费者最迫切需要的餐饮产品和消费方式,才能找到发展方向,进而实现理性、集约化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