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多地超市开始限制顾客购买奶粉,以限制奶粉私人代购出口。记者昨天就此向上海海关求证,获悉海关方面并未得到澳大利亚出口奶粉相关政策调整的信息,他们表示,网上所传“限制出口”可能是针对个人代购行为,而非贸易渠道的货物出口。
针对国际代购联动之举
澳大利亚一些超市最近开始对婴幼儿奶粉实行限购,每人每次只能买两罐。对于当地居民而言,若是自用,这样的调整影响并不大。然而,对于以个人名义在澳购买奶粉,然后通过邮寄或自带方式进入其他市场的购买行为,这样的限制确有抑制作用。
不久前,新西兰也出台过类似措施。9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宣布,将联合新西兰海关展开共同行动,遏制非法出口本国婴儿配方奶粉。新西兰这一“限出令”出台后,与之相近的澳大利亚即现抢购热。因为新西兰与澳大利亚有自由贸易协议,有些新西兰奶粉可借道澳大利亚再出口,从而规避限制措施。因此,此番澳大利亚传出奶粉限购消息,被视为针对国际代购的联动之举。
洋品牌占逾六成份额
我国不少消费者青睐百分百国外产“洋奶粉”,通过网络代购等渠道购买。比较受欢迎的“洋奶粉”产自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一支规模不小的代购族,有人专门通过为他人在国外代购“洋奶粉”谋利。对于海关等监管部门而言,这支庞大的“洋奶粉”代购产业,实际上处于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上海海关关区进口奶粉14万吨,同比增加42.8%。进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需求巨大但国内产品结构单一,吸引众多国外乳制品企业抢滩中国市场;二是国内乳制品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奶粉依赖程度加深。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国内养殖成本涨幅过大,国产原奶及奶粉价格水涨船高,进口的反而有价格优势。目前进口奶粉价格在每吨2.2万元至2.4万元,而国产奶粉价格至少每吨3万元。目前,“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高端奶粉市场几乎占据九成以上份额。从进口来源看,最多的是新西兰进口奶粉,约占四成,其次是欧盟和美国。
代购扰乱正常贸易市场
有专家表示,奶粉原产国之所以频传“限购令”,是因为快速增长的外需,挤占了本国消费者的正常需求量。但这或许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记者了解到,随着“代购型消费”的膨胀,达到一定数量级后,确实会对正常的贸易监管带来挑战。以往通过行邮、旅客渠道进出境的奶粉数量,与庞大的货物贸易渠道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近年来数量不断上升,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无论是奶粉的真实市场规模还是进出口应收税款,都会出现明显偏差,从而扰乱正常的贸易市场。
更重要的是,目前网购市场上很多声称原产地代购的洋奶粉,实际上并非真正是在新西兰、澳洲等地生产,奶粉品质难以保证。对于这一点,无论是澳新等乳业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国际名誉,还是我国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都有必要重视并探索对策。
然而,我国相关部门打击代购走私,网络代购族不理解,外国限制出口引发的又是“抓紧囤货”的反应。这也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品质的不信任,以及对国内市场正常销售的“洋奶粉”“同品牌不同市场不同质量”、“同品牌国内外差价悬殊”等问题的担忧。这都值得各方深思。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