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一处生产问题豆芽的小作坊
核心提示|日前,深圳查处7家无证经营豆芽作坊,相关责任人被移送公安部门处理。报道一出,舆论哗然。“问题豆芽”再次进入公众视线。近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豆芽虽小却是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经过各级食药监管部门的着力整治,河南本土市场整体安全、健康,但依然存在无证经营的豆芽小作坊,且部分生产者采用非法添加方式生产豆芽,从中渔利。
最近几天,南方都市报一则关于“光明毒豆芽事件”的报道再度引来关注。深圳市一片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的棚户区中,藏匿着7家问题豆芽作坊。此次曝光,再次揭开了“豆芽伤疤”。
显然,痛的,不只是深圳。
近日,大河报记者在河南郑州暗访调查发现,非法生产豆芽的问题小作坊在本土市场上并未绝迹。
暗访
非法生产小作坊现身郑州北环
郑州北环,一个城中村深处,一间十余平方米的小屋内污水横流,药水味刺鼻。房间里不规则排列着数十个大水缸,里面装着满满的豆芽,这些豆芽大都没有根须,颜色极白。
房间的显眼处摆放着袋装的AB粉。
“不少亲戚和老乡都干这个,添加这些东西,都是行业心知肚明的现象,没什么新鲜的,也没听说做个豆芽还要办证。”当被问及这些非法添加剂时,作坊主承认得很爽快。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外一处作坊,屋内的情景大致类似。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同样赫然摆放着无根水、AB粉、防腐剂等。随手捞起一把已经清洗好即将上市的豆芽,发现每根豆芽都白白胖胖。
根据小作坊主提示的信息,记者来到郑州一处农贸市场,对问题小作坊豆芽的售卖情况进行暗访。
这时,眼前出现的一幕让记者甚是吃惊。
摊主随手把一包粉末倒入一大桶水中,然后两手掐起一大捧豆芽浸入水桶,只短短的一两分钟,再次把豆芽从水里捞上来时,原先“丑小鸭”似的发黄短小的豆芽瞬间变得白白亮亮。
摊主颇有些得意地说:“你看,这豆芽又白又亮,不到半天就卖完。”但对于这种非法加工方式带来的身体危害,作坊主显然不屑一顾,“一天卖出去四五百斤,没见谁吃出毛病来”。
记者随后求证得知,这位摊主使用的就是保险粉,又叫漂白粉,学名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工业用漂白粉,因含有毒素,禁用于食品,长期摄入会损伤中枢神经,并有致癌可能。
揭露
违规添加后产量能增一倍
一两间房,几个大桶,再加上成本低廉的添加剂。生产“毒豆芽”的问题小作坊就这样轻而易举诞生了。
那么,这些添加物究竟是什么?记者就此查阅了相关专业文献,并咨询了部分业内人士。
根据相关农业专家介绍,小作坊主们常用的添加物包括“AB粉”、“无根水”等,其中,“AB粉”分为A粉和B粉,A粉含6-苄基腺嘌呤,B粉含赤霉素;“无根水”含4-氯苯氧乙酸钠。这些物质的作用和激素差不多,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抑制芽根生长、促进芽体增粗。
专家表示,添加了这些物质后,本来该长根的豆芽没有根了,连绒毛状的侧根也都不见了,就是人们说的“无根豆芽”,看上去好看。
记者调查发现:去根、卖相好、增加产量,正是小作坊主所“青睐”的添加剂所能起到的三大作用。
然而,这些添加物作用如此明显的背后,是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
中国豆芽产业协会监事沈朝辉介绍说,6-苄基腺嘌呤在豆芽中添加过量后,会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等,甚至有致癌可能;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在人体内的累积产生的有害作用不容忽视。
2015年4月,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公告明确重申: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上述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这些物质的豆芽。问题作坊主们以身试法的背后是高额经济利益的诱惑。
暗访时,问题作坊主就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正常情况下,1斤黄豆能发出4斤黄豆芽,违规添加后,一斤黄豆可发豆芽8斤,产量增长了1倍;1斤绿豆在正常情况下可发8斤绿豆芽;违规添加后,一斤绿豆则可发14斤,产量提升75%。而且,添加后的豆芽卖相好、保鲜久,市场上受欢迎。
“成本明显降低,获利空间增大。”正因如此,问题作坊趋之若鹜,“有钱赚,大家自然都这么干”。
声音
很多消费者表示对豆芽是“想吃却不敢吃”
业内人士透露,要生产品相好、产量高的豆芽,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相关化学药剂,早就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2011年4月份,沈阳“毒豆芽”事件爆发,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而且,“毒豆芽”案件曾备受争议。
在中国豆制品专业协会秘书长吴月芳看来,争议均是因豆芽制发属性不明而起。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兆彬在受访时也表示,监管责任混乱、标准体系不完善是导致争议的根本。
事实上,近些年,关于“毒豆芽”的新闻报道从未间断。
近日“深圳光明毒豆芽案”被曝光后,消费者的敏感神经再被刺痛。
记者在郑州街头随机采访了36名消费者。其中,27名均表示对豆芽是“想吃却不敢吃”,这里面,20名消费者直接将豆芽从日常菜单中完全排除,7名消费者偶尔吃一次。
市民王女士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近几年市场上竟然一直有“毒豆芽”存在,让王女士不得不对曾经最喜欢的豆芽说再见。“我们家已经好几年都不吃豆芽了,因为我分不清楚市场上豆芽的好坏,不管是不是正规生产的,反正不吃是最安全的。”
河南省芽苗菜行业协会曾在去年做过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河南本土市场上,部分问题小作坊生产的豆芽销往了一些学校和民工食堂,进入家庭餐桌的很少。
这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这类集体食堂多被私人承包,从市场上买来的豆芽大多是给别人吃的,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会选择更便宜的问题小作坊产的豆芽。(策划大河新食尚工作室执行记者魏朝林文王亚鸽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