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业拚了-2015米兰世博会 探索5趋势食机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中时电子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5-04-15 11:37:12
2015世界博览会(Expo Milano 2015)将于5月1日在义大利米兰举办,参展国正强力透过这个全球平台,展现优势与价值,与全球消费者对话,可归纳出原料、文化、氛围、科技、绿色生态5个重点趋势,进而探索饮食新定位与商机。
2015世界博览会以「润养地球,滋养生命」(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为题,锁定与饮食相关的7大重点议题:1.粮食供应、食品安全防御与品质提升之食品科学能量;2.农食品供应链创新;3.农业与生物多样性技术;4.饮食教育;5.食品共同责任及合作;6.食品创造好生活;7.世界文化与种族食品。
从目前各国展区规画的差异价值及优势能量,可归纳出5个重点趋势,可望引导未来优势价值方向:
趋势1.
强化特色原料的价值及故事力
特色原料的价值与產业利用、產业链延伸的多样性及生活的黏着度,是各国展现其特色原料之国际价值的基调。
例如,玻利维亚强调古老歷史被尊为谷物之母(Chisaya Mama)的藜麦,兼具营养与功效价值,更是解决世界粮食不足的可能解方。
马来西亚展示热带雨林多样化特色食材原料的种子,强调对马来西亚传统饮食文化及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越南以荷花为主角,突显该国人民逆转困境的性格及耐力,也诉求荷花的全物利用价值、与越南料理的连结。
波兰以在欧洲生產和出口市场占领导地位的苹果,做为展场设计及活动呈现的主角;古巴展现烟草、甘蔗及可可等特色原料,突显该国在可可育种与栽培的深厚实力。
趋势2.
创造传统饮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
运用现代化科技及说有感觉的故事,传递各国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与生活模式、情境串连,为各国呈现饮食文化的基本模式。
地主国义大利以地中海式饮食风靡全球,近年积极倡导慢食生活型态。据了解,其展区将设置顶级义大利餐馆,行销美食与美景搭配的氛围感受,将主场优势延伸至场外。一些国际知名的义大利食品餐饮业者,例如EATALY等,已规画藉此拓展全球版图。
墨西哥将诉求传统美食的感官震憾;中国大陆透过每天或每周变化展示内容,推出八大烹饪名校的主厨料理等,行销各省市文化与美食,其中由万科集团建置的企业馆,以传统食堂的概念,结合平价中餐美食,吸引游客体验传统中国社区的餐饮氛围。
日本以米饭、生鱼和蔬菜搭配的传统健康饮食,诉求是全球对抗肥胖的解方;过去成功推动世界厨房的泰国,将呈现水上巿场及寺庙美食节的场景,强化泰国传统美食和街头小吃的氛围;以饮用优酪乳、长寿闻名的保加利亚,也将展示饮食文化与长寿的连结。
趋势3.
展现绿色能耐的生态革新力
面对资源环境的限制,确保粮食供应无虞,是全球食品產业链亟待克服的议题。各国的规画皆在突显社会责任的角色与形象,或展现农食品技术优势实力。
英国透过蜜蜂的概念,呈现对生态系统的重视;法国呈现无土农业种植科技的突破;荷兰运用3D列印概念,展示未来农庄的想像。
中国大陆则突显培育杂交水稻有成的成果;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打造长达140公尺的仿沙丘步道,诉求仅靠收集雨水与太阳即可运作的城市农业概念;阿曼以古代灌溉系统为核心,强调利用稀少水资源发展农业的能耐;以色列也将展现防治荒漠化的成果。
趋势4.
氛围体验延伸生活感动
食品牵动所有生活感动,与饮食相关的餐具、艺术、设计、娱乐及知识体验,是展会强调的特色。
已知,法国将利用啤酒花种植期与展期相近的特色,在世博闭幕前邀集游客参与小啤酒节活动;波兰的苹果园也有参与採摘的相同概念;德国强调新世代源源不绝的想像力、创造力与活力,可为食品產业带来变化,并结合先进科技与设计的互动体验游戏,创造饮食娱乐感动力量。
美国将展现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生產路径,也会强调社交媒体活动的融合及运用经验,呈现食品2.0概念,获GE、Microsoft、DuPont、Boeing、3M等厂商赞助。
趋势5.
科技融合创造新生活价值
融合与运用ICT、LED或生物科技技术,对未来食品產业发展的形貌有相当的影响力,包括原料价值塑造、饮食文化舖陈、绿色革新等。
日本在米兰世博展将展现3大新食品加工技术,寿司机器人名列其中,不但与饮食文化串连,更呈现机器人制造的口感、米品质专业度与速度,期将寿司机器人推向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国际巿场。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将在会场举办科学会议,匯集全球目光、科技创新及群聚力量,让食品產业生态有深一层的进化及发展。
两点反思:
迈向未来的商机策略
反思1.不设限就是趋势
据米兰世博传递的意念,食物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旅行,食品与生活紧密契合,未来食品发展也无边界,企图拓展国际巿场,不论產品异中求异(產品独特)、异中求同(產品融合)或同中求异(產业链优势),皆有值得发展之空间。真正的竞争力在细致生活观察力及新科技的连结与创新。
反思2.旁观者找出使力空间
台湾虽未参与此次博览会,但不应在这场全球產业创新互动及群聚的活动缺席,台湾食品產业链及產业生态的所有参与者,持续关注、思考及讨论国际產业或厂商作为的背后意义,就国际產业链分工、社群媒体互动或消费者沟通等角度,寻求借力使力的空间,使攻(开发国际巿场)、守(减弱进口產品竞争)之间,皆能有所掌握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