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结束的2014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一些商家的“阴性标识”涉嫌“不正当竞争”,如打着非转基因旗号的花生油,而实际上目前尚未研发出转基因花生。金龙鱼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表示“标识完全符合事实”,并称“在花生油的标识上,主要是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没有转基因的花生,自然也就不存在转基因的花生油,着重标注出“不含转基因成分”,很容易对消费者产生“其它花生油可能含有转基因成分”这样的误导。
实际上这种迎合舆论、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在植物油行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鲁花,5S压榨花生油,纯天然营养,富含油酸、亚油酸、维生素E,不含胆固醇,关爱心脑血管健康。”这则曾经可谓家喻户晓的广告,使鲁花品牌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将其“不含胆固醇”的特点深深植入消费者的心里。但事实却是,所有植物中都不含有胆固醇,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压榨浸提出来的,自然也不会含有胆固醇。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标注效果类似,广告中说的“我们这款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其它植物油产品中含有胆固醇。这种误导甚至深入人心,即使早在2007年各大媒体就此广告涉嫌误导消费者的事件予以揭露,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消费者不明真相,认为只有特定品牌的植物油中不含有胆固醇。
无论是“胆固醇”还是“非转基因”,均是特定时期消费者关注的食品热点话题。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推广自己的品牌,确实能在短期内收到很好的效益,却也容易将这种误导根植于消费者心中,不易消除。食品安全是消费者关心的敏感话题,关注程度虽高,却极少有消费者愿意花时间阅读食品方面的专业书籍或是科普作家写的科普作品。大多普通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是从各种食品的广告或是媒体报道中获得,并且往往会对其深信不疑。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广告甚至是他们获得食品方面知识的唯一渠道。然而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高销量,其产品的广告涉嫌夸大功能或是如上文所说的用概念误导消费者。另外也有一些不良媒体为了炒作,只追求“惊悚”、“吸引眼球”而罔顾科学事实。因此消费者从中获得的信息很可能是片面、不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
面对此种情况,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于此类涉嫌误导消费者的标示或广告的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普通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工作,使消费者具有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是减少被广告和不良媒体忽悠的有效解决办法。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