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能追溯到屠宰场,菜最远只能到批发市场
●短期允许“大体系、小农商”的二元市场存在
●各部门“分段监管”,再现“九龙治水”之忧
假羊肉、镉大米,时至年末,回忆2013年发生的一次次食品安全风波,仍觉惊心。
对于国人而言,食品安全已是老生常谈,但监控食品保障安全的政策规定不断推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却越来越低。
如何监控食品安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指出,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制,如今已成为各国保障食品安全的通行做法。
2010年至今,我国商务部开始分4批支持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开展“餐桌到田间”肉菜产业链追溯,在市场上买的一根葱、一头蒜,都能清楚地查到种植、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
2013年底,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已悄然在全国布下了3007个追溯节点,众多屠宰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被纳入“可追溯”的罗网之中。
2014年是追溯体系首批10个试点城市考核验收后正式运行的第一个年头,这种最早因追溯疯牛病毒感染的牛肉而应急产生,进而成为西方国家食品安全基础保障的追溯网络,能否真正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追溯体系本身仍存在哪些缺陷?今后将如何完善?
据消息人士透露,2014年是否继续推动试点,还要看前4批的运行情况。对于已完成考核验收的试点城市,要将已建成的追溯体系运行好,再在这一基础上扩大覆盖面。
如此看来,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完善的追溯体系,仍需时日。
“从条形码还原肉菜生产流通全程”
仍需时日
“可追溯”本身就是安全保障
今年1月8日正是农历腊月初八,李莹(化名)惦记着晚上要熬腊八粥、包饺子,一下班就特意赶到杭州市屏风街农贸市场买包饺子的白菜、猪肉。
“这里的肉菜可以通过条形码,追溯到哪个地方种植、哪家企业生产,感觉比家门口小贩卖的菜更放心。”李莹说,自从知道农贸市场卖的肉菜“可追溯”后,在家门口小摊买菜的次数越来越少。
李莹口中的“放心肉”、“放心菜”,源于商务部推出的一项食品安全工程——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下称“追溯体系”)。从2010年开始,商务部、财政部分4批支持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而杭州作为首批试点城市,2013年3月已完成综合验收,率先实现了肉菜流通的可追溯。
“虽然不是每次都去查询,但可追溯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障。”李莹说,知道农贸市场的肉菜可追溯后,特意跟买菜的大姐要求“打一张追溯小票”。
与以往见到的打印小票不同,这一“身份证”上除了价格、重量等常规信息外,还多了一项:一个20位的追溯码。拿着追溯码,李莹找到了农贸市场中的查询机,查询机屏幕上显示着“肉菜追溯系统”,点击“进入”后,在对话框中输入追溯码,十几秒后,有关这棵白菜的农贸零售信息、农贸进场信息和种植信息就显示出来,从中可以了解到白菜的销售摊主、进货时间以及种植地等等信息。
李莹说,不会每次都真的去查询。“事实上,我所关心的也不是肉菜具体的生产厂家,而是生产、销售环节规范性为食品提供的安全保障。”
同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杭州,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一年后,这种连接消费、流通、生产三环节的追溯链条就在首批试点的10个城市中逐步建立起来,全国3000多个流通节点实现了肉菜的可追溯,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发生的“健美猪”事件中,南京、成都、无锡等地正是通过追溯体系,实现了对问题生猪的快速溯源和问题产品的动态监控,有效防止了损失扩大。
对于肉菜追溯体系来说,源头追溯尤为关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中对全国3000余家超市门店调查显示,近九成超市人员认为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报告指出,对超市而言,供应商的管理是最重要的,选择哪家供应商销售什么商品,直接决定超市的食品是否安全,“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超市抽检出来的”。
“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所谓“源头”,一是指流通环节,二是指生产环节。
流通环节:肉比菜好控制
“您所购买的猪肉由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进行屠宰,发货时间为1月8日,超市进货时间为1月9日。”1月11日,在北京京客隆一超市门店的“放心肉追溯查询终端机”上,一盒排酸前臀尖在扫码处轻轻一扫,即显示追溯信息。
1天的时间虽短,但从屠宰企业发货到超市进货,长距离的流通过程中,需追溯监控的工作却很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冯力更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理论上讲,对加工企业和流通领域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样重要,但食品加工企业有一定规模,本身管理比较规范,建立追溯体系对消费者来说是多一份保障;而流通领域情况比较复杂,小规模、个体经营者多,流动性大,较难控制,所以就中国目前经济情况看显得更重要一些。
如何监控肉菜流通?北京市的做法是开展对批发市场的重点监控。截至2013年,北京市“放心肉”工程延伸到了北京5家批发市场,占5家批发市场交易量的25%左右。
哈尔滨市则推出“肉菜流通服务卡”,进入追溯体系后,猪肉的批发、零售环节,任何交易信息都会写入“服务卡”中上传至追溯平台。
石家庄市则在主城区新建和改造了60个标准化肉菜交易市场。此外,以5个封闭式批发市场为龙头,不管是市内还是外埠的猪肉,如果想在石家庄销售,必须进这些批发市场中的一个,然后再从这里流通到其他自由市场和超市。同时,石家庄所有的肉类经营户也要从这5个批发市场采购,整个流通过程由追溯体系全程监控。
然而,真正实现流通领域的全程监控并非易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追溯“很难一通到底,中间会出现很多岔路”。例如养猪的与运猪的、运猪的与卖猪的都不一样,一个环节倒几道手,追溯的难度很大。从上述各试点城市的经验来看,严格对流通领域的管控,尚能追溯猪肉源头,然而对蔬菜的追溯则难上加难,特别是散装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流通环节长、个体经营者多,西红柿、茄子,丢一个、压坏一个,甚至若遇到有经营者中途调换、以次充好的情况,监控难度很大。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严格来说,上述在北京京客隆超市打出的追溯小票,是北京2009年实施的“放心肉”追溯体系,顾名思义,只能对肉类进行追溯。“放心肉”在北京只做了小范围试点,追溯效果不错,因此借鉴对肉类的追溯经验,2010年才开始在全国10个试点城市推行肉菜追溯体系,但与肉类相比,对蔬菜的追溯难度更大。
石家庄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追溯体系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猪肉这一领域,由于蔬菜品种太多,包装太过“细碎”,体系的建立不会像肉类那样快捷。未来市政府将把粮油、果品、水产品和酒纳入追踪体系,但需逐步推进。
生产监控:商务部将和农业部对接
与流通环节相比,对生产环节的安全追溯,更是难上加难。
凌晨零点,位于宁波鄞州区的方兴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场内灯火通明,这时正是每天的屠宰高峰期。
从2012年底开始,方兴屠宰场开始严格“凭卡交易”,在屠宰场的检验点,每一辆生猪养殖户开来的货车进入时,都要刷一下IC卡,记录进场生猪的检疫证号、屠宰企业。与此同时,在屠宰场的另一端交易区,猪肉批发商挑选好猪肉后,也要刷一下IC卡才能付款出场,记录交易的重量、价格、批发商,而全部这些信息,都会上传至追溯体系的数据平台。
“有了这样的追溯体系,一旦有猪肉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份‘档案’查出问题根源。”霍建国表示,追溯体系有利于厘清责任,可以倒逼屠宰企业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在根源上保障肉类的生产质量,进而保障食品安全。
2013年5月,江苏等地掺假羊肉曝光,各地批发市场陆续爆出用鸭肉、鹅肉、狐狸肉冒充羊肉的事件。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表示,用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皮毛动物肉冒充其他肉种,存在致病、重金属污染等潜在风险,会对食品安全造成较大危害。而建立对养殖户、屠宰场的追溯体系,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食品安全隐患。
据了解,追溯体系虽然对监管肉类生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并不能追溯到肉类食品生产的全过程,例如养殖户在将生猪卖给方兴屠宰场的过程中,养殖户刷一下IC卡,电脑上就会记录这批生猪的重量、屠宰企业名称、检疫证号等内容,但对饲料、饲养环境、疾病情况等生猪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很难追踪。
上述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综合全国各试点城市的普遍情况而言,目前肉类追溯体系最远从屠宰场开始,蔬菜追溯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源头控制点。对肉类进入屠宰场之前的监管,主要采取的是盯住产地检疫证的方式,通过产地检疫证上的编码,大致能够确定肉类的生产地区,可以具体到市、县一级。
据了解,2013年底,商务部与农业部完成了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责移交工作,自此商务部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因此目前商务部推行的追溯体系中并不包括对生猪屠宰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而是主要执行追溯功能,对于上游养殖户养殖、饲料使用的监督管理,也主要由农业部负责。
上述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肉类从屠宰场、蔬菜从批发市场以后的流通环节信息链条,是商务部肉菜追溯体系可以掌握的,对于生产源头的信息获得,商务部将积极推动与农业部搞对接,对接完成后,从源头的种植养殖到整个流通过程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实现全程可追溯。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胡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