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季以来,国内乳业奶源呈现一定的紧缺状态。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原奶收购价格连续15个月上涨。对此,记者采访了乳业专家陈渝,他表示,奶源紧缺的直接原因是奶牛存栏数减少,而这也是乳业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过程,如能增加单产,可将奶荒变成我国乳业上档升级的机遇。
陈渝介绍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乳业总量已经不小,但人均奶类占有量并不高。世界人均牛奶占有量是110千克,而中国牛奶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到30千克,不仅跟欧美国家没法比,和同是亚洲国家、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也少了一半多。近年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原来喝奶少或者不喝奶的人喝上了奶,形成巨大的需求,要满足这样不断增长的大市场,目前的原奶供应显然是不够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成本、人力成本、饲料成本都在增加,有可能造成奶牛存栏数的进一步减少。需求与供给的一增一减,形成了奶源缺口。
专家表示,奶源的供需矛盾不是不能解决,而是要在发展中解决。据介绍,很多乳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奶牛存栏数下降这个阶段。比如美国,1953年为2169万头,2012年下降到923万头,牛奶产量却逐年增加,到2012年达到9086万吨,排名世界首位。再比如荷兰,从1960年到2000年,奶牛的存栏量下降了12%,牛奶总产量却增加了65%。这些国家奶牛存栏数下降却没有“奶荒”的原因,就是奶牛单产的提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美国奶牛的平均单产超过9吨,荷兰奶牛平均单产8吨多,邻国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8吨,以色列甚至单产超过11吨。而在我国,按照官方统计数字,2012年成年奶牛平均年产奶量才5.5吨,跟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陈渝介绍说,其实我国奶牛的单产追上世界先进水平也并非遥不可及。他说,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型乳企的自有牧场,引进了发达国家的良种奶牛和冻精,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也能达到这样的单产。比如在伊利哈沙图牧场,通过购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奶牛,以及北美的冻精,现已达到日单产30公斤。如果按每头牛每年产奶10个月计算,则年单产9吨,已经达到了美国的平均水平。
据中国奶协秘书长谷继承估算,按目前我国的奶牛存栏,只要每头单产提高2-3吨,全国的生鲜乳总产量就可净增2000万吨左右。因此关键是如何变“奶荒”为“机遇”,使行业彻底转型,提高中国乳业整体的单产水平。本次奶源紧张局面虽然可能在2014年会缓解,但中国乳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之路还很长,需要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从根上解决问题。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