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后,许多乳企逐渐加大对奶源的控制,纷纷通过自建奶源和一些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近日,记者获悉,截至2011年国内乳业巨头伊利集团共投入75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其中,投入近千万成本,全面实现GPS监控运奶车,力争通过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监控。
专业牧场
“从2006年开始截至2011年,伊利集团共投入75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9月22日,在伊利集团呼和浩特市的总部会议室里,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这样对记者说道。
张剑秋所说的奶源升级和建设主要是指,伊利把分散养殖的模式逐渐转变为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专业养殖模式。
2002年以前,伊利采取分散饲养集中挤奶的模式,奶牛分散在各家各户去养,但是挤奶时必须到伊利所建立的奶站来挤奶。但之后奶站社会化成为个人经营,乳业发展迅速,奶源开始出现不足,这时候个人经营的奶站就出现了把关不严的现象。
在乳业有一句话,得奶源者得天下,奶源成为重中之重。之后,伊利开始走上规模化和集约化之路。其中专业牧场成为首选。
2005年,伊利第七牧场成功建立,“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的发展模式正式诞生,实现了人畜分离、科学饲养、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防疫。
张剑秋并不主张企业一味地投入大量资金自建牧场。“仅靠企业自建牧场并不现实,因为投资非常大,一头奶牛的成本将近2-3万块钱,还不算土地和设备等成本。”张剑秋对记者表示,“我们也自建了很多牧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奶农甚至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士,看看牧场到底怎么做,奶牛怎样饲养,以吸引更多的人和资本进入。”
2006年,伊利集团在呼和浩特发现了一个好模式——奶联社,即由奶牛养殖户、政府职能部门、奶站经营者等组成一个专业化养殖公司。奶联社让奶农以牛入股奶联社,奶联社通过专业人士进行管理,这样既有规模效益又有专业保证,奶农只要年底分红,同时奶农也可为奶联社种植牧草。
华夏畜牧董事长邵祈曾对记者表示,中国乳业的很多问题在于奶业链条中的奶企和奶农没有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奶联社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
“奶联社模式把奶农、企业和养殖公司联系到了一起,关键在于把以前分散养殖归到了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之中。通过这一转换,奶农也尝到了甜头。因为专业化养殖之后,奶牛单产提高,成本下降,同时奶联社得到了发展,奶企得到了合格健康的原奶。这是对三方都有利的事情。”张剑秋说道。
GPS监控运奶
乳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奶源建设只是在源头上的把控,在牛奶离开奶牛身体后,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把控,其中运输过程尤为重要。
9月22日,在伊利敕勒川奶源基地的挤奶厅,记者看到挤奶流程早已实现了自动化,原奶在生产过程中完全实现全封闭。在整个挤奶大厅中,各关键位置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监控人员可以24小时进行监控,尤其是这种监控还延伸到了运输车上。
2008年的三鹿事件以后,伊利发现运输过程是问题的高发地带。最早,伊利实行人盯车,在每个车上派一个员工去押车。但是在押车的过程中,员工需要连续几个小时不能离开车,劳动强度比较大,精神高度紧张。
之后,伊利运用GPS定位技术,在每个运奶车上安装了摄像头,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伊利GPS定位系统是在传统GPS的基础上装了一个通信公司的数据通讯模块,类似于手机的上网卡。卫星接到GPS定位信号以后,通过手机卡传到公司的信息接收卡上面,通过接收卡又把数据传到伊利总部中控系统,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及时知道每个运奶车的具体位置。目前,每个运奶车都装有两个摄像头,一个在进奶口,另一个在出奶口,每间隔10秒进行自动拍摄,进行全程电子监控。
“5:30车辆开出,5:45,进入高速路,6:12,车辆突然停止前进,请重点关注……”9月22日,在伊利呼和浩特办公楼的一间会议室里,伊利原奶事业部范争气为记者做了一番演示。在一张类似于谷歌实景地图上,随时可以查看一辆运奶车的状态、地理位置和运输轨迹。
“其实伊利从2007年开始做实验,启动对运奶车进行全面监控的尝试。从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运营,2011年7月,伊利GPS实行升级,基本上都可以监控,2011年11月份,升级全部完成。”范争气对记者说道。
通过GPS定位技术,伊利实现了对全国2000多辆运奶车的监控,而工作人员仅仅需要50人。据介绍,目前伊利对此项工程已经投资近千万元。
来源:投资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