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食品 > >> 奶源荒卷土重来:我国过度依赖进口奶源

奶源荒卷土重来:我国过度依赖进口奶源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蔡长春
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10-16 00:00:00

  5年一个周期,奶源荒再次卷土重来。奶源荒的背后,折射出我国乳企过度依赖进口奶源的困境。同时,也让人对于已经自建奶源基地的乳企为何也会卷入其中产生疑问。专家认为,难以解决奶源荒的背后,自建奶源基地其实只是众多企业在空说卖广告。

  

  奶源荒的阴影正在笼罩着我国的乳品市场。

   

  近日,法治周末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型超市走访时发现,一度被塞得满满的液态奶货架多出了不少空位,很多中低端液态奶产品都处于缺货状态。

   

  而在北京回龙观城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中低端牛奶产品缺货涨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当前奶源的确处于紧缺状态。”乳品行业资深人士余斌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这次奶源荒应该是暂时性的,估计再过一个月左右,该情况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趋于稳定。

   

  如何避免因为过度依赖进口奶源所产生的此类风险?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国产奶源保障供给?此次奶源荒也给我国乳品行业带来了诸多思考。

   

  过度依赖进口奶源

   

  “奶源荒来了,我们的心也跟着慌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企工作人员如此感叹。

   

  王丁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此次奶源荒的出现跟这种心态也有着很大关系。

   

  “当前奶源出现了阶段性的供不应求,主要是受了前阶段新西兰奶粉事件的影响,一些国内乳企手上无粮心里慌张,到处去抢奶源。”王丁棉说。

   

  今年8月初,因恒天然奶粉“涉毒”,国家质检总局就表示对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无限期叫停,直至事件影响确认或问题解决。

   

  而截至当前,恒天然仍未收到中国对其产品的解禁通知。

   

  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此前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曾曝料,国内60%以上的液态奶都是用奶粉冲兑的即复原乳,一时间颇受非议。

   

  “但实际上应该承认,我国很多乳品企业都在使用进口奶粉还原液态奶,国内乳企大量使用进口奶粉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王伟民说。他认为,国家对新西兰奶粉的禁令还没有放开,进口奶粉大量减少,而寻找其他国家的奶粉替代又需要一个新过程。

   

  王丁棉也表示,中国原奶缺口一直在300多万吨,其中80%至85%都来源于新西兰。

   

  此外,他还给记者提供了以下一组数据:

   

  2008年,进口奶粉量不到13万吨;2009年就达到了24.5万吨;2010年42万吨;2012年57万吨,仅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45万吨。

   

  “如此大比例的进口奶粉份额,依赖关系显而易见。”王丁棉说,国内前段时间气候异常,奶牛产奶量本就已经大幅下降;再加上奶牛的一些流行病发病率也在增高,一旦生病打针吃药后,5天内所产的牛奶又都要倒掉。

   

  “几个因素加起来奶荒也就自然无法避免了。”王丁棉说

   

  国产奶源供给困局

   

  在王丁棉看来,之前因为大量进口国外奶粉而压低了国内奶源价格,进而打击了国内的奶牛养殖业,很多农民失去了养殖积极性纷纷退出,导致现在奶源更少了。

   

  据记者了解,2010年我国大概有250万奶牛养殖户,而到去年大概仅剩230万户左右,一下少了20万户。

   

  王伟民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前几年由于奶价偏低,很多奶牛养殖户都纷纷退出。一项统计称,目前我国奶牛数量是1400万头左右,但也有专家称实际调查只有700万头,奶牛数量正在不断减少。

   

  王丁棉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现在一些奶牛散养户,很多工厂都不再收他们的牛奶,加上饲料价格较高,养殖亏本,很多都把奶牛卖掉了。

   

  “而且今年的牛肉和去年相比价格有一定上涨,牛肉供不应求,一些养殖户甚至把奶牛当作肉牛给卖掉了。”王丁棉说。

   

  王伟民认为,进口奶粉便宜,企业就都选择进口奶粉,进而压低国内奶价,如此一来奶牛养殖户支撑不下去就大量杀牛。奶源随即又紧张起来,出现奶源荒,由此开始新一轮提价,可以说国内乳企基本每5年就是这样一个轮回。

   

  面对以上问题,一些国内乳企近年来纷纷打出了自建奶源产地的旗帜。伊利、雅士利、合生元等乳企瞄准了自建奶源产地的目标进行跑马圈地。

   

  在王伟民看来,从乳品安全上讲,自建奶源产地非常必要,但自建牧场成本要比农民养牛高很多,没有一定利润支撑,操作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余斌品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建牧场需要找到适宜牧草生长的地方,对气候、水源等都有较高要求。从我国大环境上看,找到合适的地点不是件易事,操作起来会比较局限。

   

  王丁棉更是直言不讳,这种自建奶源产地的行为很难大规模推广。

   

  “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这个口号已经喊了4年时间,但并没见真正增加了多少牧场,很多企业都是在空说卖广告。”王丁棉直言,“如果真的有了成果,现在就不会出现奶源荒,奶牛养殖户退出了20万,企业顶回去20万,不就平衡了吗?”

   

  奶源荒下的乳企窘境

   

  面对此次奶源荒,乳企该如何应对?

   

  余斌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中低端液态奶缺货现象,其实正是乳企根据市场形势所作出的一种策略调整。

   

  “一个企业总共就这么多奶源,可以做成各种形式的产品,如奶粉、液态奶、酸奶,还可以把它包装成各种高端奶。”余斌品表示,资源肯定会流向利润最大化地方,企业都愿意做高毛利的产品。因此,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用有限的奶源去做利润更高的产品。

   

  除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外,众多乳企也都纷纷开始提价。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日前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塑袋装纯牛奶价格整体呈缓慢上涨走势,8月初以来涨速明显加快。与8月5日相比,9月17日,塑袋装纯牛奶全国日均价上涨2.6%,涨幅最高的地区达15.7%。

  

  在王伟民看来,适当程度地提高乳品销售价格对当前奶源荒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很多消费者都愿意花高价买进口奶,其实国内也不乏好奶,但是成本往往偏高。如果适当提高国内奶源的收购价格,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增加奶牛养殖数量和产奶量,以此让奶源生产逐步回归正常。

   

  王伟民还表示,先前一些国内乳企为了争抢客户群体往往采取低价促销方式,这种情况在2006年、2007年的时候最为明显,而现在这种非正常的促销活动已经越来越少了。

   

  “虽然适当提高销售价格和原奶收购价格会促使乳企进入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是涨价对于企业也存在较大压力。”王伟民说。

   

  其中的矛盾在于,国家发改委对涨价问题把控严格,当前乳企并不敢“串通涨价”。如果哪个企业单独提价,又将面临着自身市场份额被其他未涨价企业所挤占的风险,因此乳企对于涨价问题也颇为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举妄动。

   

  余斌品最后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针对当前奶源荒,尤其是奶粉方面乳企仍可以考虑全球采购方式,至于国内奶源则可以主要做成巴氏杀菌的鲜奶,其实这也是一种多元化保障。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蔡长春

相关热词搜索: 奶源卷土重来我国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