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工信部和中国乳协的极力否认,近期业内盛传的乳业“国家队”可能成为继中国男足之后,另一支让人闹心的“国家队”,但即使没有“国家队”之名,政府深度介入乳业的意图已十分明显,而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中国乳业的未来更加饱受质疑。
在“十一”假期前夕,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亲自牵头,高调集中推出了6家乳企的高端婴幼儿乳粉产品,对于这次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的“组团”举动,中乳协定义为“不同于普通产品的推介,协会搭台、企业唱戏,推出新品、提振信心,提高质量、维护形象”。
而此前,业内更有消息称,根据工信部已经编制完成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初步测算,全行业扶持资金的额度将超过300亿元。至此,叫不叫乳业“国家队”已不重要,那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于一直被洋品牌主导的乳品市场出手了。
更有趣的是,此次被选中的6家乳业中,明一的加入被视为打破了“国家队”中没有南方企业的现状,对中国乳业的南北平衡有重要作用。这更让人不禁感叹多么良苦的用心,政府主管部门拉上半官方的行业协会不光要帮忙推产品、拉资金,连行业格局、利益分配等都考虑周到。而这种过度呵护在乳业这一高度市场化行业中,似乎难以成为拯救内资的良方。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政府部门的介入能够迫使强势的洋品牌价格低下头,那消费者也愿坐观其成。但事实很可能是,背负着沉重成本压力的国内乳企与外资在高端激战,质量能否提升尚难下定论,但定价却互相攀高,生怕在价格上输了士气,体现不出产品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其实,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不认可,一方面缘于乳企本身不自律,但另一方面,就像中国男足国家队输球也不能光赖教练和球员一样,在整个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的大背景下,中国乳品的奶源是否可控,奶牛的生活环境是否健康等都被打上问号。诚然,要挽回消费者信心绝非易事。不过,外力的急于干预,则可能让企业缺乏在市场上大浪淘沙的历练,如果最终生存下来的品牌并非消费者选择的结果,那想要获得其认可恐怕更难。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