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开展了24届的全国质量月硕果累累。近日,在国家质检总局、中宣部等相关部门的重视下,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16家中央新闻单位组成的记者团一行30余人深入基层,来到位于四川成都的中粮集团成都产业园和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中粮蒙牛眉山工厂深入采访,了解到中粮集团作为中国食品行业“国字号”的领军企业,弘扬诚信文化,发挥主体作用,创新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机制,为消费者奉献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食品,在践行质量强国梦的过程中开创了独特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模式。
开创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机制保障
中粮集团党组成员兼集团质量与安全管理部总监万早田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是时代赋予每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中粮集团作为深具责任感的国有企业,经过多方努力,创新出由田间到餐桌所覆盖的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产业链系统,产业链下游在信息方面为上游提供支持,上游在质量安全方面为下游提供保障,从而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有效风险控制。
万早田在介绍中粮集团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时表示,中粮集团作为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董事会成员单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创新模式得到世界成员单位的高度赞赏,去年还把董事会班师到中粮集团来召开,并认为中粮集团对世界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深感自豪的万早田说,中粮的模式完全可以分享标杆企业的质量安全管控体系,让全社会加强合作,携手解决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万早田表示,在中粮集团内部,质量安全是生命线之一,与员工的考核体系挂钩。外部条件方面,中粮集团要靠食品安全体系的管控影响供应商和相关方,无论是不是世界500强企业,只要是中粮的相关方,都要符合中粮的标准。而且,食品安全仅靠一家企业是不能完成的,需要与生产相关方加强合作,协同解决问题。
蒙牛汲取教训 增加18项检测关口 原奶入厂严上加严
9月26日,采访团来到中粮蒙牛眉山工厂跟随牛奶生产流程,见证了从原奶入厂、检验接收到成品出库的生产全程,对眉山工厂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由于自中粮全面接管蒙牛以来,该公司自上到下进行了全面的质量体系梳理,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百姓关心的曾经被曝光检出过黄曲霉素检测体系问题,眉山工厂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全面保障产品质量,我们从饲料管理、原奶检测与成品检测等方面加强管控。投入了灵敏度更好、速度更快的检测试纸,5到10分钟即可出具结果。同时在最关键的原奶检测环节,我们加大了人员、资金、设备的投入,购入了以前科研机构才有的检测设备,提升了检测的专业性。在检测指标上,在29项国家检测项目上又增加了18项,严把原奶入厂质量关。”
眉山工厂系统的质量管理措施也获得国家机构的认可,6月份,眉山事业部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现场评审,这标志着眉山工厂成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
蒙牛乳业助理副总裁王艳松表示:“加入中粮集团以来,蒙牛搭建了覆盖整个产业链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四驾马车’质量安全管理架构,让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独立于其他体系之外,从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引入了爱氏晨曦Arla Foods、达能集团Danone、新西兰安硕AsureQuality等战略伙伴,对标国际,系统提升质量管理。”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奶源,去年九月份蒙牛集团宣布未来5年内将投资30亿-35亿元,加大自建牧场力度,2015年实现原奶100%来自规模化牧场。蒙牛引进丹麦牧场管理体系,按国际标准对牧场进行设计和管理,对奶站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转型为牧场小区。
蒙牛的牧场建设也在持续推进,2012年至今,蒙牛自建牧场富源牧业一期项目先后已有八座牧场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进奶牛1.4万头,目前宿迁牧场、赛罕牧场和托县牧场已经进入运营阶段,预计2013年底,八个牧场全部进牛,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中丹两国农业部牵头的示范性牧场同步在蒙牛开工建设,牧场按照丹麦牧场进行规划建设,帮助蒙牛奶源建设对标国际水平,让国外先进乳业经验在中国落地实施。
目前,蒙牛的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奶源比例为94%,奶源建设国内领先。预计2015年实现原奶100%来自规模化牧场。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