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但是我们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掉入了低附加值陷阱。在一些高技术企业里,我们的企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老位置上,依然被锁定在组装、加工制造低附加值环节,并继续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说。
他在题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的演讲中指出,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同质化严重,造成新一轮技术重复引进,布局雷同和低水平竞争,带来了产业缺乏竞争力和产能过剩的隐患。二是产业化链条缺失,造成高技术产业位于价值链的低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制定、检测平台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三是核心技术缺乏,产业发展有空心化的危险。在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走低水平组装加工路线,匆忙扩大产能,质量低、 成本高,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四是科技与产业力量分散,缺乏产业化和产业链的宏观布局。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发展 规划战略和政策协调衔接不力,导致了在市场、研发、金融、贸易整个产业链的脱节,难以形成配合有序的高价值产业链。
徐冠华强调,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能不应是项目管理,而应致力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制订公共政策,支持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布局。同时,应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科技和经济结合体制,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撑。
“在充分发挥企业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政府要组织制订一系列支持政策,改革不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抓好典型示范。”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论坛上发言时指出。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引导产业系统、高效的发展,进一步通过政策导向协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是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通过核心技术来引导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实现产业的升级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交控有限公司总经理郜春海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提出,核心技术事关国家的战略安全,也是影响产业升级的关键点。而如何系统科学地去规划引导,实现以核心技术为主体的整个产业的创新应是发展的着力点。“一项基于核心技术发展起来的创新产业,需要长久的协同发展,才会有显著的影响力。政、产、学、研、用需要有机发展,其中政府要搭建平台,科学引导。”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