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制造 > >> “中国制造”的转型取舍

“中国制造”的转型取舍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08 10:02:01

  作为老牌工业国家,英国是最早遭遇制造业困境的经济体。19世纪,英国企业为追逐更高利润,纷纷到海外进行殖民地投资和生产,国内一些制造和加工企业也纷纷外迁。到了20世纪,英国的海外投资甚至一度超过国内投资,制造业随之衰落。这种衰落所造成的影响,至今也未能完全化解。著名的“英国病”,其“病根”也和产业空心化密不可分。

  现在,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媒体,似乎都在试图治疗这种“英国病”。

  “英国政府热衷于加强制造业发展,”英国工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霍普利(Lee Hopley)告诉本报记者,“有很多政策,都旨在支持生产商向新技术和创新的领域投资,以确保供应链的发展,并且使英国成为一个绝佳的生意场。”

  企业除了考虑成本之外,还关注供应链的弹性。霍普利表示,在将海外生产线撤回本土的英国企业中,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都希望更充分地利用本地供应商。“一些生产商在海外经历了供应链中断的情况,因此将供应链搬到英国附近,以更好地控制。”

  在“英国制造回归”的呼声中,“产品质量”被当作一个突破口。2013年1月,英国《卫报》一篇报道援引英国某服装生产商的观点,称“我们输了价格战役,但可以赢得质量战、诚信战和创意战”。

  对英国产品的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刘戒骄也颇有感触。2011年,他在美国底特律考察时,发现博物馆修复文物所用的线全部产自英国。“修复文物用线规格要求很高,有一点瑕疵就会导致维修失败。纵使中国 纺织业发达,也达不到英国的质量标准。”

  不过,在宏观数字层面,“英国制造回归”似乎并没有突出的体现。Hopley也承认,制造业回撤并非“一种单向的趋势”。从2009年到2012年,在海外从事生产的英国制造商比例从32%上升到42%,而且,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都预期在接下来的两年还会适度增加海外生产份额。

  美国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则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危机。到了90年代,两拨全球化产业转移浪潮很大程度上掏空了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后金融业蓬勃发展。许多人认为,2008年的次贷危机,正是产业空心化的恶果。

  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竭力复兴美国的制造业。事实上,现在他已经可以观察到制造业回流的趋势。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哈罗德·西尔金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样的案例如今已经接近200件,远远多于他们此前的预期。

   中国制造业隐忧

  刘戒骄判断,再过20年左右,中国可能面临较大规模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很多人会不愿意做生产工作,制造业的成本就会相对提高。”

  更让刘戒骄担忧的,是非劳动力因素造成的转移。比如说, 地方政府的腐败问题,使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下降。此外,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反感,也让中国制造业隐忧浮现。“一些企业会认为,‘中国制造’会使自己的产品面临更多贸易保护的危险,所以会倾向于向其他地区转移,”刘戒骄说,“这就需要政府间的沟通,争取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不过,制造业转移并不能和“产业空心化”完全等同。制造业分工的不同环节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产业转移未必意味着将所有的环节都转出去。”刘戒骄告诉本报记者。因此,只要能够尽可能地保留核心的环节,中国是可以避免“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的。

  美国在这一方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尽管制造业从业者的比例逐年下降,但美国始终牢牢掌握着核心环节的技术。“美国的‘再工业化’,集中体现在高端制造环节。”刘戒骄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