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深圳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当地GDP的高速增长态势和税收的增加,而深圳的新产业新业态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得益于当地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
深圳财税效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首位
2016年12月31日,深圳市财政委发布数据称,2016年来源于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达7901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央级收入实现4765亿元,增长5.6%;深圳市地方级收入实现3136亿元,增长15%。
深圳市财政收入增速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全市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税效益全国领先,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首位。
在全面减税的大背景下,这颇为令人瞩目。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迎来财税体制又一次迎来了深刻变革,营改增全面实施,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更加规范。对于深圳来说,全面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效应明显。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6年,深圳 “四大行业”税负全部实现“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直接减税率约为20%,减税效应持续加大,预计全年减税达63亿元。加上原营改增试点“3+7”行业减税和抵扣减税185亿元,合计减税248亿元,约占全国减税总规模5,000亿元的5%。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曲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减税的话,如果在经济不增长的情况下,那么税收自然会减少,但是如果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从增量部分获得的税可能会抵扣掉减少的部分。“从理论上说,营改增是能起到减税效果的,减税的措施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如果深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税收还会继续增加。”
实体经济依然是稳定器
那么,深圳税收为什么能保持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深圳的龙头企业在引领发展,2016年1-11月纳税50强企业贡献税收1362亿元,快速增长22.6%,高于同期整体税收增速4.5个百分点,税收增长贡献达35.3%。其中,华为技术(169亿元,增长32.3%)首次登顶,招商银行(600036,股吧)(163亿元,增长7.3%)位居第二,华为控股(101亿元,增长171%)首次入围前三。
此外,总部经济税收集聚效应持续增强,2016年1-11月华为、平安和腾讯等七大企业集团税收实现870.6亿元,增长19.3%。
制造业也依然是深圳市经济的稳定器。数据显示,制造业继续保持第一大税收行业地位, 2016年1-11月税收占比23.2%,税收增速稳中有进,在近年来9%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10.1%。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是深圳的实体经济保持住了稳健的发展态势。”此前,他参加政府会议时发现部分大企业销售业绩增长数字比预估的低了一些,但是从这次的税收数据来看,制造业整体的贡献值还是比原来有所增加。
谭刚认为,新产业新业态不俗的表现可能是重要推手。“制造业新动能的增长可能抵消了传统制造业下滑的部分,这也说明新的制造业实现了更高速度的增长,实体经济结构实现了优化调整。同时,深圳的新经济业态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也得益于当地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
新兴产业是税收增量的担当
从此次深圳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深圳的新产业新业态表现格外亮眼: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产业等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互联网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增长33.1%和41%,成为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曲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国内其他城市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靠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这是它经济增长动力的源泉。
曲建补充道,产业形态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深圳大部分是战略新兴产业,增速很快。“深圳原来有四大支柱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这四大产业相互交织,又支撑起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这个部分这几年增长很快,支撑了现有GDP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税收的增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