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球上切火腿,让拉面在手中“跳舞”——以“中国美食文化”为主题的“@CHINA—看中国”大型中国文化推广活动日前在洛杉矶拉开帷幕。神奇的中国美食文化让美国观众叹为观止,也让到场参与的中国企业萌发出更多将中国文化产品送出国门的冲动。究竟什么样的的文化产品更容易受到国外消费者青睐?中国文化走出去还需要练好哪些内功?从事中美文化交流多年的中美企业峰会主席沈群有独到的认识。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依您所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更易受到外国人喜欢?
沈群:英国《泰晤士报》曾将2008年称为“中国世纪元年”,我很同意,因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一下子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事实上,2008年后中国文化正从原有的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过度,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春节那一天,美国主流电视台主持人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今天是中国的春节。”很多商场、酒店会贴出春联,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最近一位美国国会议员的提案中,提出要把中国的春节作为全美国一个放假的节日。从这些点滴小事上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正在迅速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而这其中就蕴含着无穷的市场机会和消费潜力。
在我看来,那些属于中国特有的,在品质上达到世界级水平,并且能够让普通民众受益的文化产品更容易在海外叫响,比如中国的美食。首先只有中国厨师能做出地道的中国美食,具有排他性;同时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批高品质的中餐品牌,具有相当高的制作水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所以特别容易被国外老百姓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同时具备中国美食这些特质的文化产品,往往更容易赢得市场。相比之下,比如科技产品中,中国生产的电子书在中文输入上曾经比苹果还好用,但技术上很快被超越;又如中国高水准的刺绣,用肉眼看上去就像油画一样美,深受国外名流喜欢,但受众范围还是相对狭窄,很难占有较大的市场。
记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优秀文化产品普遍具备什么样的共性和特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沈群:据我观察,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产品往往具有四个特征:
首先,优秀的文化产品能够将艺术的呈现和工业科技成果完美地结合,是工程师和艺术家联手打造的精品。比如一些好莱坞大片,不仅能够在技术特效上令人震憾,同时对人性心灵关怀和普世价值观的展示上也能做到准确地捕捉。
其次,从一个好的创意到最终文化产品的产生,不是靠导演或某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而是集结不同领域顶尖高手共同的智慧结晶。这种良好的协作机制得益于高度市场化竞争的持续推动,不仅确保了文化产品的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同时保证每一个好的创意能够最终转化为市场上消费者最喜欢的文化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
再次,文化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并取决于版权保护。没有有效的保护,文化产品很容易被复制和使用。国外完善的版权保护体制能够保证艺术家有足够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创作,确保其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商业回报相匹配,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文化创作推动力。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译成近7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达4.5亿册,创造出千亿美元的商业神话。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完善的版权保护制度,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文化因自由创造而繁荣。给文化从业人员享有表达和创作上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创作出杰出作品。在美国,政府一方面信奉市场规律和市场竞争对文化创造的调控功能;同时通过立法和相关优惠政策,保护传统经典文化艺术,扶植推广新兴创意文化项目,资助文化艺术创作等。
记者:尽快缩小我国出口文化产品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您有何建议?
沈群:虽然我国文化消费市场近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横向比,我们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文化产品的制作技术和艺术水平落后。实现追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习的长期过程,简言之就是“走出去、请进来”,把五千年的东方文化放到世界的大平台去展示,使优秀的西方文明为我们所用。
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本着开放的心态,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提供者合作,可以最有效、最快速地带动我国文化产品水平的提升。当前美国娱乐文化业与金融危机之前的繁荣景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因为他们那些有才华、有经验的创作者和工程师,以及具备良好赢利模式的智慧产权,都更容易对我们开放。不必自己去摸索,“草船借箭”发达国家高端的科技版权、文化人才、成熟品牌,就能让这些他山之石转化为我们文化市场发展的动力。作者:杨 君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