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产业经济 > 服务 > >> 2013新技术驱动我国纺织产业转型

2013新技术驱动我国纺织产业转型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2-28 10:17:30

       我国纺织工业在2013年将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尽管一些压力依然存在,但是与目前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比较,我们仍然具备产业体系完整和成熟的竞争优势,我国多数产品在品种、质量方面仍有较为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趋紧的外部环境将形成市场、劳动力和资源环境方面的倒逼机制,必将带来新一轮行业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着力节能减排,促进整个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因此,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仍将保持2012年的水平。其中,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各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将对行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强劲的驱动作用。

       物联网渗透各个领域
 

      物联网技术已经列入《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在多年相关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已经逐步渗透到纺织工业的各个应用领域,加强了在线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物流,有利于纺织行业装备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及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电子商务等系统的推广应用,扩大信息化系统的覆盖面,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物联网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技术密切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纺织装备自身的自动化水平,加强了机台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的连接,而且提升了生产线整体上与互联网融合的能力,是智能化制造的重要内容。
 

       MES是物联网中RFID技术和其他传感技术的用武之地。它在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应用可以达到实时的信息管理,灵活的生产调度,准确的跟踪,实现对MES的有效支撑,从而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延误和损失,很大程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监测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的绿色化水平和车间的管理效率。
 

       将物联网扩大应用到生产线之外的仓储和物流系统,可以大大加强ERP的效能,帮助企业减少短货现象,缩短交货期,实现差异化生产,准确跟踪物流信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RFID的全面应用,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
 

       进一步扩大应用到纺织服装上下游企业后,可以在产业链上构建及时准确的信息链,从而精确跟踪和追溯产品信息,如产品安全性、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实现全面价值的可追溯性,强化和保护品牌;在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共享信息,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加快市场反应和服务响应,有助于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云计算应用前景乐观
 

      2013年广大小微纺织企业对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将迅速增长。要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能力,往往受限于自身的资源,必须获得新的技术和运营模式的支撑。云计算的兴起,相关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必将会提供新型的运营平台和更多、更灵活的资源。云计算将大量IT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各种服务,实现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解决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2013年,对云计算的资源整合功能更加充满期待。另一方面,这些平台的众多客户使得云计算有了更多的应用和内容。另外,大型企业集团的私有云建设也将提上日程。
 

      满足不同细分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一直是纺织信息化的难点问题。开发适合纺织行业应用、具有行业特点的各类软件成为许多行业“十二五”规划中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行业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软件服务模式SaaS在纺织行业开始出现。可以预计,随着客户的快速增长,网络存储和带宽等基础资源就会逐步成为发展的瓶颈,对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说,自身计算机设备的性能要不断扩充升级,云计算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商如果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开发,就可以不在服务器和带宽等基础设施上耗费自己的资源,而更加专注于软件开发和应用,为大量的用户群提供更为稳定、快速、安全的应用和服务,并逐步发展,形成行业化的云服务,即许多人所期望的“行业云”。
 

      联系到去年的热点——大数据概念,云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为大规模、多类型的数据提供了处理能力。2013年可以说是服装网购年,利用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将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其他应用系统的融合日益深入,必将催生出新型的营销模式,有利于纺织品服装开拓内需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越来越乐观的前景。
 

       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方向

 
       信息化建设在纺织行业开展多年,以前的主流提法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但是力量不集中,方向不确定,一直未能出现相对成型的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渗透的结果,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在2913年,面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加快,信息化建设应该认准生产性服务业的方向,把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纺织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有高新技术引领,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的应用,完全可以发挥对整个行业服务体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纺织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各种业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策的支持,是形成制造服务化的基础。服务面逐步扩展,向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市场等等领域延伸;服务功能将日益深入,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服务对象将更加广泛,通过信息网络辐射到跨地区的企业。逐渐形成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行业化公共服务网络,可以覆盖重点行业和纺织业集中的地区,成为纺织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骨干和重要力量,为将来纺织工业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纺织行业活跃着许多面向细分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通过对行业需求的了解和熟悉,与用户企业联系密切,提供各种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机构应该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不断扩宽市场范围和规模,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获得市场的认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纺织行业中的分工作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价值。要重视自身品牌建设,通过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文化,不断获得市场信赖和认可。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13新技术驱动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