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重点和目的”,消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投资、出口构成了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作为总需求内容之一的消费需求对于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强劲的推动力。
对于正在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中国而言,启动内需无疑是此次收入倍增计划最为重要的目标,从我国历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来看,我国社会消费持续保持着正增长的趋势,目前阶段我国的消费增速稳定在17%左右,高于历史均值14.25%,表明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处在平稳较快的发展轨道中,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中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宋卫华等认为,我国未来消费存在三大趋势性转变,即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农村消费潜力有待释放;中西部消费有待增长。而如何从这种趋势性变化中发掘投资机会,则是股市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消费趋势性转变
通过研究上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黄学军发现,从“收入倍增计划”下日本的消费趋势来看,总体呈现出了由“必需生活消费”过渡到“可选消费品的消费”这样的升级趋势。其中居住、燃料水电、医疗保健和教育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交通通讯、休闲娱乐以及其他服务支出占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在更加细分的项目中,食品消费中饮料、酒类、肉类、鱼贝类支出有小幅上升,外出饮食支出占比大幅增加;居住消费支出中住宅和土地的租金费用支出占比有略微的上升;燃料水电消费中液化丙烷、灯油和水及排污支出占比明显增加;衣服鞋类消费中洋服和衬衣等消费及衣服相关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有着明显的上升;医疗保健消费中保健医疗用品器具支出占比明显上升;交通通讯消费中汽车购买及汽车维修消费支出占比不断上升;教育消费中补习支出的占比明显地增加;休闲娱乐消费中运动用品和教育娱乐相关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增加的幅度比较明显;其他消费支出中交际费用支出占比增加较为明显。
招商证券则认为,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其消费迎来春天,零售业高速发展。该计划实施的目的在于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措施,使得在此期间,国民收入迎来了数十年间最高的增速;零售行业平均增速约20%,远高于其他行业;资本市场上,零售行业总市值占大市比重也提高了2倍。日本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迅速超越了诸多发达国家。随着日本城市化的进程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零售业也出现了向郊区化发展、消费升级的特征。
招商证券认为,日本的经验对我国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收入分配改革若能得到有效推行,我国零售业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在于:一线城市主导转变为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并重;大城市郊区化引致郊区零售市场繁荣;消费行为变革引致零售企业经营重心向服务品质转移;市场同质化竞争引致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兴业态的不断兴起也将蚕食传统业态的市场份额。
布局四大板块
食品饮料行业。民以食为天,对于食品饮料行业,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李婕认为,乳业必然成为消费升级的支柱性产业链。液态奶已成为国家经济内需拉动转型之食品领域支柱产业,具备群体广阔、日常消费、消费细分和产业规模化优势,行业盈利增长长期领先收入增长等优势。常温奶市场经过10年以上城市地区的持续普及,行业开始在居民收入高增长和城镇化带动下加速升级,特别是农村潜在需求释放驱动未来10年仍具增长空间。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点将带来乳制品消费20亿元的增量。
同时,市场进入以人群定位的高端细分竞争格局,行业盈利可期。乳业的差异化竞争阶段带来整个行业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细分市场龙头核心受益。在行业增长确定的背景下首选行业龙头个股。
家用电器行业。随着国内家电更新需求占比逐步提升,消费升级,家电产品也呈现节能、舒适等高端化趋势,推动行业规模和盈利水平的双双提升。经济不景气以及需求不足,虽然对规模增长有所限制,但同时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则有利于家电等中游制造企业盈利水平提升,家电企业利润仍能保持较稳定增长。
中金公司行业分析师何伟等认为,3D电视和智能电视为主的消费升级已经成为热点,并具有相当的成效。2012年1~7月3D电视零售量占比32%,零售额占比49%;智能电视零售量占比28%,零售额占比39%。相比于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节能产品销售占比高,因此企业享受的补贴也多,很可能成为增厚企业利润的重要贡献点。
同时,日资品牌市场份额下降有利于国内品牌。由于全球竞争力的衰退,以夏普、索尼为代表的日本彩电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此外,中国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信号有望刺激彩电更新需求。乐观情况下,2015年中国彩电销量能够达到8000万台以上,2012~2015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17%。
交通运输行业。国金证券分析师黄金香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进入“刘易斯拐点”,将推动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升,使机票价格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这将继续驱动航空消费升级,在财政及货币政策有所放松的情况下,航空需求也有望走向温和复苏。目前,我国航空需求仍处于消费升级的中早期阶段,未来航空和机场均将受益于此。同时空域紧张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将有利于提升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只要经济有所复苏,其业绩弹性也会比较明显。
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中另一重要领域汽车消费,浙商证券分析师施震陨等认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仍存在以下几条长期投资思路:1.自主品牌及商用车的出口导向成长故事;2.入门级豪华车及强势欧美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3.经销商售后服务的成长故事;4.具有核心技术零部件企业的成长故事。短期而言,更看好重卡、豪华车板块及强势欧美品牌零部件供应商。
从汽车消费方面来看,经济增速放缓,汽车消费将在拉动内需中贡献重要力量,三四线城市汽车刚性需求强烈,用车成本提高旨在改变用车习惯,但不影响市场总需求,旺季价稳量升,继续看好汽车行业结构性机会。
文化娱乐行业。中投证券分析师冷星星认为,在良好的产业支持背景下,体制改革和消费升级将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多数企业将在产业链延伸、新媒体布局及收入多元化中获得长期增长。前程远大的内容产业将在消费升级下延伸产业链绽放内容价值:1.电影行业——打造高安全性的“火车头”。近9年国内电影产业保持年均40%的速度增长。未来以内容和发行为核心,积极延伸产业链,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的电影公司最具长期增长潜力;2.动漫行业——以快乐的名义启动全产业链消费。近年来动漫市场规模加速增长,动漫内容创作和动漫形象产业化能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文化化”模式和“文化产业化”模式皆能引领成功。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张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