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银监局:
构建服务实体经济
评价体系
截至9月末,福建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5928.80亿元,比年初实现正增长,扭转了去年逐月下降的态势
本报记者 傅苏颖
11月9日,福建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杰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9月末,福建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5928.80亿元,比年初实现正增长,扭转了去年逐月下降的态势;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经济领域贷款余额1129.56亿元,同比增长21.1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累计支持经贸往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一带一路”项目1134个,表内外融资余额1378.99亿元;设立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的“21世纪海丝”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有力支持福建省企业统筹境内外两个市场,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赵杰表示,福建民营经济占比高,但企业单体规模普遍不大,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新常态背景下转型升级的矛盾更为突出。为进一步引领辖区银行业回归本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今年福建银监局在现有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以风险为主的监管手段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按季对辖区23家主要银行业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开展量化综合评价,加强监管引领。
据悉,评价体系共包含15个指标,既看总量又看结构,其中贷款余额、表外授信余额等总量指标6个,制造业、新经济、小微、涉农等领域贷款占比等结构指标9个,赋予制造业贷款指标最大的权重25%,鼓励银行业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有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既看存量又看增量,在考察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历史贡献度的同时,注重考察当期的进步度,力求客观、全面评价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为更好地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福建银监局在定期对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和通报的基础上,将其与监管评级、高管履职评价等挂钩,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引领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赵杰表示,福建银监局在充分调研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建立了该评价指标体系,既体现银监会现有的主要政策要求,如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也体现对福建省支柱产业,如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目的是将服务实体经济的各类政策、要求融合贯通,建立一个更加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的监管工具,统筹推动辖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