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刚过,就读于贵州盛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张超,把假期从贵州省图书馆借来的书归还到设立在学校的贵州省图书馆分馆。近年来,贵州省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展开合作,不仅挂牌设立市、县分馆,还开通通借通还试点等服务。如今,只要能上网的地方,登录贵州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都能免费获得数字资源的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和知识导航等服务。
9月1日,贵州美术馆正式开馆,打破了贵州没有省级美术馆的历史;9月30日,贵州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由“民族贵州”“历史贵州”和“古生物王国”三大部分构成的“多彩贵州”基本陈列令游客叹为观止;已成立5年的贵阳孔学堂,如今已成为集学术研究、传统文化普及、公共文化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地标。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也是难点。10个市州级公共图书馆、9个市州级文化馆;8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88个文化馆;14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近年来,我省用这组数据,交出一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惠民答卷。
省级重大文化工程、市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工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8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和实施,为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硬件设施齐全,“软件”也同步完善。目前,我省基层文化队伍现有人数6万余人。省、市(州)、县(区)每年投入经费近2000万元培训基层文化服务人员,采取办班培训、远程培训等形式,每年培训30多万人次。
“向人民汇报”“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心系建设者”“摄影大篷车下基层”“书法进万家”等系列文化活动,在省文联的组织下,深入到农村、社区、校园、军营、企业、园区。“送文化”的同时也“种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松桃民间绝技、印江书法等20余个文艺门类的创作研究和传承基地,在省文联的积极推动下绽放新颜。同时,省文联还指导建立89支特色鲜明的基层文艺宣传队,发现培养3085名基层文艺带头人,这些基层文艺带头人分布在各乡村、社区,组织开展文艺活动近千次,成为基层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