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季度,普遍的预期是2014年中国经济转稳向好,结果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降至7.4%;随后,二季度经济将大幅下滑的预期不断升温,而经济增速逆势回升至7.5%。对于三季度,除了7月数据的短期波动外,还应该看到未来“政策托底”的力度将逐渐加大,特别是货币政策将会继续保持宽松并且央行可能会动用更多的工具以保证“稳增长”。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将面临比上半年更为复杂的情况,平衡稳增长、控风险和降杠杆的难度将加大。
“外暖内凉”的7月
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宏观经济数据。其中有三项数据的下滑引发关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回落0.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 社会零售额同比增速创年内新低。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继4月之后,年内第二次同时回落。
发电量和钢铁生产的放缓幅度也较大。8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7月全社会用电量为5097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3%。“7 月宏观数据显示实体经济活动没有在6月的基础上进一步反弹。”一份报告这样评价当前的经济形势。
“投资累计增速回落0.3个点至17.0%,低于市场预期。从分项看,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下滑继续拖累总体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在定向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仍保持高于总体投资增速的水平,发挥托底作用。”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数据有微弱改善,或因需求端调控政策短暂改善现金流,但受销售持续下降影响,地产投资下滑趋势难以改变。”
7月地产投资回落至11.9%,是整体投资低迷的主要原因。同时,7月社消品零售总额实际和名义值均回落,前期经济低波动影响消费弹性,三季度通胀下滑拖累名义增速。
此外,进口也意外下跌,7月进口增速-1.6%,出口增速14.5%,顺差达到473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但总体来看,出口回升难以完全对冲投资、消费下滑,汇丰PMI动量指标显示经济向上动力可动能转弱。”管清友说。
货币政策未转向
反应实体经济的数据下跌超预期,7月的金融数据也让机构的预测纷纷“脱靶”。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52亿元,不仅同比少增3145亿元,也达到2009年11月以来的最低;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6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并创下2008年10月以来新低。
不过,不少分析师都认为,信贷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但不代表政策收紧。
“7月信贷增加量明显减少、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通胀担心有所提升以及8月初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这并不能被看成是货币政策转向,短期仍将延续向宽松方向调整的态势。”中信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分析,“考虑到资金总需求存在内生的减少,下半年政策的核心依然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央行都一直在传递积极信号,而且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6月信贷强劲增长。这些迹象均表明政策环境依然比较宽松。
从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来看,窗口指导、行政监管和扩大直接融资等方式都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7月货币信贷增长出现较大下降,这是否表明总需求将出现明显的逆转?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没有必要过度担心:首先,从货币增速趋势来看,M1、M2总体保持回升态势,7月的货币增速仅仅比6月降低,但从年初以来的趋势看,依然处于趋势上升阶段,这表明货币信贷对未来总需求有支持;第二,当前的增长、通胀环境依然支持政府继续保持稳增长的政策;第三,外需仍处于改善的过程之中。
“不必过度担心总需求短期逆转。”褚建芳说。
三季度延续景气
对数据的短期波动不需要过分担忧,褚建芳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均对三季度经济表示乐观。
汪涛预计,“经济景气在三季度或仍能够保持延续,但在去年三季度的影响下同比增速略微放缓。”“虽然7月信贷异常疲弱、实体经济反弹势头暂缓,但预计外需持续改善、政策继续适度宽松会帮助经济增长势头在未来两个月保持稳健。”汪涛认为,二季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这些政策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的时间点主要在第三季度,随着相关的货币定向放松相配合,三季度民间投资也相应趋稳,因此三季度政策落实的情况下,投资总体不会明显下降。
从近期引发担忧的房地产市场来看,为了赶在“金九银十”的旺季加快推盘,开发商短期内可能会加快建设速度以使项目达到预售标准,而8月的基数也较为有利。
但汪涛对四季度略有担忧,“随着房地产部门的结构性调整给其他行业带来越来越大拖累,以及‘微刺激’效果逐步消退,经济增长势头会再次放缓。”“这有可能触发政策进一步放松,包括房地产相关政策。出台政策可能并不足以抵消房地产下滑的影响,因此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GDP 同比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