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15届广交会的大家电出口情况看,除了海信、海尔、美的这样的企业自主品牌在国外市场表现较好外,大多数中小型家电企业仍然处在艰难的转型阵痛期—资金短缺、利润日益微薄、技术研发的紧迫感、国内市场低价无序竞争的压力等都让企业步履维艰。所幸的是,它们都已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和品牌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昂贵的研发投入
“出口欧美市场的产品,在节能环保方面必须过关。像我们的空气净化器和除湿机都有能源之星的标志。”海信电器参展商莫拔巧指着产品上的标志说,“这是美国能源部和美国环保署共同推行的一项政府计划,我们想要拿到这个标志很难,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能效标准要比美洲市场的准入标准高20%才行。”莫拔巧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这款100英寸laserTV激光电视使用的直接成型镜头由海信首家独立研发,预计今年六七月份投产。”莫拔巧说。“65英寸的触屏电视的研发在国内尚属首家。”海信参展商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这些代表着企业最新研发能力的产品,而这一个个“首家”的背后都是一笔又一笔巨大的研发投入。“产品要创新,外观也要和技术创新同步。我们在全年新产品开发投入中,内销部分投入约4000万元,外销部分投入2500万元。由于我们的产品更专业,不像有些企业做全线产品,因此分摊到冰箱和冷柜上的投入是更多的。”浙江星星家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李凡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品牌推广艰辛
在海信冰箱展区,参展商告诉记者,目前海信冰箱遍布全球。凭借着过硬的研发实力,海信电器在海外开设了12家分公司。但即便是海信这样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经验比较成熟的企业,也表示非洲等市场的售后服务“并不好做”。
对于不发达地区,海信进入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找代理做品牌,一是做OEM。“对于国外行情的把控相对国内更难,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西非有一定比例,但在西非做自主品牌非常不容易,当地司法体系尚不完善,社会治安也不太稳定。如果自己去做市场运营,难度很大。和代理商联合的话,又没办法涉及终端市场管理,使业务产生了局限性。”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海外市场管理部副部长艾美红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谈到在国外推广自主品牌遇到的问题时,李凡表示,星星既不是国企,也不是上市公司,自主品牌更多会采取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
李凡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之所以国内的大家电品牌很难在欧美等市场跻身一线,还与当地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有关。“实际上,在冰箱的研发和设计上我们并不弱,但对于欧美市场客户来说,选择高端冰箱的时候,可能会优先考虑在国内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其次是日韩品牌。在这方面,我们目前还没有优势。”
来源: 国际商报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