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型机床行业历经了10年高速发展期,行业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技术集约型发展,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产品从低水平简单数控发展到多功能复合化,产品门类、品种、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特别是技术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令世人睹目。
回顾我国重型机床产品发展的技术路径:20世纪80年代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合作生产,主要体现在产品向数控化升级,市场标志是填补空白;90年代二次开发与自主研发并举,主要体现在向多品种、多功能数控型和柔性化产品发展,市场分额逐步扩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技术发展途径,以基础共性技术攻关为突破口,实现产品技术全面升级,市场目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型机床历经了这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近10年是我国重型机床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市场品种满足度达90%以上,有效限制了进口,出口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出口产品档次越来越高,甚至出口西方发达国家。
在此,对我国重型机床行业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和长足进步值得肯定。但是,客观地说,这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拉动下取得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速发展,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要看到重型机床进入市场的产品多为中、低档水平的产品,企业普遍是以低成本扩张获取经济效益,而在这种经营模式的主导下,导致了一些企业重市场,追求效益最大化,轻技术创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以低水平、高能耗为代价换取市场的局面。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当前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是适应市场的需要,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应该利用市场疲软期,尽快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加快行业技术升级,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实现重型机床行业转型升级。
一、重型机床行业现状
以前国内传统生产重型机床的专业厂家只有10多家,而现在涉足生产重型机床产品的企业几十家,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所生产的产品基本涵盖了重型机床产品的所有门类品种,且多为中、低档水平,占可供品种的60%以上,而中、高档水平的产品仅占30%,进口产品占10%。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重型机床行业主要产品的年产能力为:立式车床(1250mm以上)约1500台/年;重型卧式车床(1200mm以上)约500台/年;卧式镗床(130mm以上)和落地铣镗床(160mm以上)约1200台/年;重型龙门镗铣床(2000mm)1500台/年;滚齿机(2000mm以上)100台;轧辊磨床(1200mm以上)200台。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市场将面临更加残酷的激烈竞争。
根据国内市场需求量和保有量分析预测,在当前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市场持续萎缩的背景下,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市场需求对企业是刚性要求,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健康发展,赢得市场。
重型机床行业生产厂家由原来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生产能力已严重超出市场需要量,值得注意的是,中、低档水平的产品占市场一半以上,形成了低水平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态势,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不利于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重型机床的需要,对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给国外机床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市场机会,失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条件。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从行业现状分析入手,找准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和措施,才能使我国重型机床行业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国内外产品水平比较
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重型机床行业收获了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企业竞争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尤其是产品技术水平提高有目共睹,在产品结构、性能,甚至精度与国外差距逐步缩小。但是,主要精度、速度、可靠性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创新理念
创新理念的差异主要是指技术的各个环节,体现在设计制造全过程,创新不局限于全新的发明和结构上的大改进,而应体现在设计与制造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是国内企业与国外在创新理念上最大的区别,从而导致忽略细节上的创新,这是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差距的根本所在。
2.机床可靠性
可靠性是体现机床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连续工作不停台是判定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国外产品连续工作不停台一般可达2000多小时以上,而国产机床一般也就几百小时,有的甚至更短,故障频率远超国外产品。这是国产与国外产品最大差距,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可靠性不仅是主机制造厂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取决于功能部件和配套件。
主机涉及到:①设计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精确性、实用性、可靠性的问题。②制造过程精细化贯穿整个制造环节。③功能部件和配套件的水平和质量与可靠性,国产主机的水平与功能部件和配套件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产主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应从主机和功能部件同时入手,攻克制约机床发展的一大难题。
3.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是体现产品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尽管国产产品的质量已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外观质量进步较大,但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内在质量差距尤为明显,主要是选材、加工、装配等各工艺环节存在严重的粗制现象。国外质量理念已超出传统机床的制造概念,而是把机床制造作为消费品,甚至工艺品制作,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艺术品欣赏,这一点确实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
4.速度和精度
国产机床的运行速度和精度至少要比国外低一个等级,国外重型机床在中小规格的产品上多采用高速传感元器件,如导轨多采用直线导轨或滚珠丝杠副作传动元件,通过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而作为核心部件主轴驱动普遍采用电主轴系统,大大提高了主轴运转速度,由于国外采用的功能部件的精度级别较高,同时,所有关键传动件的加工精度指标的控制也非常严格,为产品的高速、高精提供了保障。国内尽管也相继采用这些新技术,但应用还不太成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关键传动件的加工精度也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国产功能部件的稳定性及精度难以保征,从而影响主机的转速和精度。
尽管如此,国内重型机床行业发展尤其值得肯定,超重型机床的制造能力在世界上处领先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其精度和性能与国外相比也具有比较优势,国外现在具有超重型机床生产能力的厂家已不多见,国产产品应该具有领先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在重型机床行业在极限制造方面已屡屡创下世界之最,如:加工直径28米、承重800吨超重型数控立式车床;加工直径5米、承重500吨数控超重型卧式车床;加工宽度10米、长度67米超重型数控龙门镗铣床;主轴直径320毫米超重型数控落地式铣镗床等已成为世界重型机床的标志性产品。
三、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当前,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需求特点是中、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比例不断增大,主要以集高速、高精、智能化、环保于一体的复合化加工机床为主,同时,市场已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技术服务需求更为迫切,显示出一种新的需求态势,即设备与工艺配套、软件设计与远程服务并重的一体化交钥匙工程,要求主机生产厂家不但要提供硬件,还要能提供软件、工艺技术服务,标志着这未来市场将更加注重技术服务,以技术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取代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
就重型机床而言,除少数高档高精密产品国内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外,国产重型机床产品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无论产品品种、水平档次、市场满足度、功能和工艺性能等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是,机床的精度和制造工艺水平和可靠性还亟待提高,这是国产重型机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总之,未来市场技术要求含量越来越高,净化市场的呼声也愈加强烈,意味着只有在技术上能满足市场的产品就会赢得市场,低水平产品必遭淘汰,而那种以量取胜、以劣充优、鱼目混珠的市场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因此,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优胜劣汰不可避免,新的市场格局即将来临。
四、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机床市场转型升级在所难免,市场需求在无声中悄然变化,无论从我国重型机床行业的发展现状,还是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看,行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当务之急,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转型升级工作:
1.转变经营理念
重型机床行业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一些从不生产重型机床的厂家也生产重型机床产品,生产已严重过剩,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在此,行业未来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发展思路要做调整,企业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忌短期行为,重长远发展,引导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转变经营方式
转变经营方式要与时俱进,顺应市场潮流,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以往规模化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建立以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型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3.加快产品技术升级
产品技术升级的实质就是全面技术创新,包括产品结构设计优化、功能完善、精度提升、制造工艺优化、精益化生产、材料和功能部件及配套件的优选等。因此,重型机床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繁重,着重从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市场定位要准确,按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发展方向;二是产品技术要满足市场需要,全面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尽快提高机床的可靠性,缩小与国外差距,这是当前与国外竞争的最大劣势,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技术升级是适应市场、满足市场的需要,要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军工,船舶、能源、铁路、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这些行业对重型机床要求高,特别是对中高档数控机床需求量最大,也是需要进口的产品最多的行业,应将这些行业作为重型机床产品技术升级的重点瞄准跟踪对象和行业领域。
综上所述,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应该引起行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受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重型机床市场将维持低迷状态,要充分利用当前市场疲软期,抓住机会转型升级,从管理、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入手,针对市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敢于投入资金,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把企业转型、技术升级落到实处。
来源:机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