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床产业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已经能够为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电力、轨道交通等重点制造领域提供相应产品。尽管如此,国产机床仍旧未能全面进入上述制造领域,只有部分机床产品在某些加工环节得以应用。来自一线用户企业的反映表明,国内机床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太差,在与国外企业的服务比拼中始终处于下风,成为影响国产机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制造企业希望得到的综合服务是机床供应商针对用户企业自身的工艺水平和加工要求给出的个性化服务。我们既需要针对性更强的专业化机床,也需要加工工艺方案和技术支持,同时希望机床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维修。从太原太重煤机重型减速机有限公司总设备师安建新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察觉到,用户需要的综合服务应当包含一台量体裁衣的专用机床、一条生产线或一套生产系统单元,一套由加工工艺、机床、夹具、辅机具、刀具、检验测量、软件编程、物流传送乃至系统规划与控制等在内的加工解决方案,以及后续周到及时的售后维修和可更新的加工工艺方案服务。
机床质量受诟病
稳定的产品是提供服务的前提,否则一台隔三差五就出现故障的机床,即使提供再好的工艺方案,再及时的维修,也会打乱生产节拍,给用户造成损失。而一些国产机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似乎已经成为很多用户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在重庆,某齿轮企业曾经购买了一台大型龙门机床,据该企业设备采购负责人汪先生介绍,这台由东北某国企生产的机床在安装到位后,工作台始终不能稳定工作,机床迟迟不能投入使用,最终发现是该工作台的尺寸超出设计,只能重新更换。等到机床可以使用了,时间也过去了半年多。即便如此,在此后的使用中,这台机床也经常出现机械故障,机床始终不能持续工作。
在陕西西安,西安晟航数控有限公司是为当地众多航空航天和军工企业提供零配件加工服务的上百家机械加工企业中的一员,总经理王春告诉记者:多数国产机床在机床稳定性方面与进口机床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使用一台某德国品牌机床已有8年,除了更换相应的磨损件,机床出现故障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仅有的两台国内某品牌数控机床则有不同表现,其中一台运行良好,另一台则不敢恭维,同时安装的机床出现这么大的差别也让我们在以后的采购中对国产机床望而止步。
类似的使用经历不只在一家用户企业中存在,一些国产机床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一直被用户所诟病。目前,从某些类别来看,国产数控机床在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存在问题,用户对使用国产机床替代进口设备心存疑虑,影响了国产机床在航空航天、电子、军工等高端用户中的深入推广。
国内企业提供工艺方案能力严重欠缺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制造企业对机床装备提供商的要求也逐渐发生变化。制造企业将使用现场的诸多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推向机床厂家,机床制造商作为服务者的角色随之发生改变。在对用户的服务方面,国外先进机床企业不仅仅提供设备和维修,而且能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工艺服务,并能够与用户产品的开发同步进行工艺和装备的开发。而在此领域,我国机床供应商还处于低端水平,单纯提供机床产品的传统服务模式仍占很大比重,向用户提供整套高效加工方案的水平和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这种趋势在汽车行业体现较为明显,中国一汽集团规划部主任侯若明表示,世界上最好的、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都在中国,但却都不是中国制造。国产机床不仅不具备提供整线设备的能力,单个的机床也不能提供相应的工艺方案,例如位于浙江温岭的正田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拥有上百台德马吉机床,公司生产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都有德马吉公司提供,而少数国产数控机床只能用于某些零件的粗加工工序,表现了明显的差距。
除了汽车行业,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制造领域,缺乏工艺方案能力的国产机床也难以在核心制造环节立足,国内机床企业不能提供有关难加工材料加工的工艺解决方案,也就无法满足企业需要。因此,国内机床企业要加强研究用户工艺变化需求的投入力度,主动熟悉用户企业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深入了解用户购买机床的各项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用户所需要的新工艺装备,通过提升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来进一步增强国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
售后服务不给力
理想状况下,作为组成机床企业综合服务能力中的一项,售后服务本应是国内机床企业最应当做好的。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近年来,有关机床企业售后服务的种种恶习屡遭曝光。
维修周期长、维修服务推诿拖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用户在采访中表示,首次购买机床时大多还是会选择国产机床,不仅只是考虑到国产机床的性价比高,还考虑到国产机床的交货周期短,易于安装调试,后期出现故障时维修的周期也会较进口机床方便快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重庆某齿轮企业采购的一台国产磨床到位之后,始终无人进行安装调试;西安某航空企业采购的一台国产机床需要更换一根丝杠,最终经过双方高层协商才得以解决,另一次则是只需要1小时就能修好的小问题也被拖延了半年才修好。
此外,关系服务在业内也很盛行,用户与某家机床企业的销售人员关系比较熟稔,往往能在出现问题时得到及时的安排,反之则有可能数月之后还得不到维修。甚至有用户反映,为了尽快修好机床,只好承诺给维修人员一定数目的辛苦费,在此种情况下问题往往能够很快得到解决。
业内专家表示,缺少专业服务团队和人手不足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但不管如何,售后服务的不给力已经严重影响了国产机床的信誉,使很多销售成了一锤子买卖,国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因此陷入低谷,未来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国际先进机床工具企业在服务团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方面,国外机床工具企业都建有专门的技术服务团队,销售与服务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另一方面,一些领先的机床工具制造商纷纷创建企业大学,例如森精机大学、山特维克可乐满学院、阿奇夏米尔服务学院等,既可以培养自己的员工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商务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也能提高客户培训的质量,从培训机床操作者延伸到培训制造专家。
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